77酸碱理论(18页75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77酸碱理论(18页75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ed363ef9b89680203d82557

72.(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硫酸中硝酸是一种弱碱,又知硫酸的一水合物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写出N2O3与发烟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液中可制得无水硝酸铜,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写出这个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3.10cm3 0.20mol/LNH4的(绝对)乙醇溶液和10cm3 0.20mol/LC2H5ONa的(绝对)

乙醇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20cm3)中NH4的浓度。

附:(绝对)乙醇的电离常数K=8.0×10

-20

,NH4的电离常数Ka=1.0×10

+-10

74.酸碱的溶剂理论认为:酸是能给出表征溶剂特征的阳离子的物质,碱则是能给出表征溶剂特征的阴离子的物质。

(1)液态2SO2存在着SO2

SO2+SO32平衡。在液态SO2中,Cs2SO3和SOCl2

可以相互滴定,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二乙基锌Zn(C2H5)2在干冰的温度下可与SO2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PCl5、NbCl5和UCl6在液态SO2中可以发生溶剂分解反应,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在液体SO2中,NH4SCN和SOCl2反应类似于水溶液中的什么反应?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5)当亚硫酸四甲基铵的液体SO2溶液,加到AlCl3的液体SO2溶液中时,生成白色沉淀。当继续加入过量的亚硫酸四甲基铵时,沉淀又重新溶解了,写出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与水溶液中的什么反应类似?

(6)在液态SO2中还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C2H5ONO与KI,C2H5ONO与N3-在液态S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5.酸碱的概念在化学上非常普遍,人们多次以各种方式给它们下定义。其中最常见的定义有:质子定义——凡是提供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是碱;溶剂定义——凡能增加由溶剂派生出的阳离子的溶质都是酸,凡能增加由溶剂派生出的阴离子的溶质是碱;Lewis(路易斯)定义——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BrF3溶剂中,BrF2AsF6属于哪类物质?试说明之。

(2)纯硫酸具有高沸点、高粘度,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一般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很慢,试推测什么样的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特别快,并解释你的推测。

(3)H3PO3与碱反应仅形成两种类型的盐,这说明H3PO3是几元酸?画出其结构式并写出固体H3PO3加热时的分解方程式。

(4)当SbF5加到氟磺酸中,获得一种超酸(superacid),试写出有关反应式来说明超

第 9 页 共 18 页

酸的形成。超酸体系能否在水溶液中形成?试说明你的结论(注:超酸的酸性比强酸如HNO3、H2SO4的浓水溶液大106~1010倍)。

第 10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77)

1 A 2 D 3 C 4 C 5 C

6 (1)NH3+H2O7 B 8 C、D 9 C 10 A 11 D 12 C、D 13 C、D 14 A 15 C 16 C

17 (1)②④⑤ (2)⑧⑨ (3)①③④⑦ 18 BrF2、BrF4

NH4+OH (2)C、D (3)①F ②H3BO3

+-—

19 IF5、IF4、IF6 三角双锥、歪四面体、畸变八面体

20 H3SO4 HSO4 H(或H3O) OH 溶剂分子间依靠氢键联成网,形成了离子迁

移的通道,实际上是离子在网上的迁移,而不是在溶液中的迁移。 21 (1)CH3

NH2 CH3

NH2

CH4+H2NCN(或HN=C=NH)

(2)2HF+SbF5=H2F+SbF6 V型 正八面体 22 2KBrF4+(BrF2)2SnF6=K2SnF6+4BrF3 23 PCl5+9NH3=P(NH)(NH2)3+5NH4Cl

24 (1)H3OCl+KOH=KCl+2H2O或HCl+KOH=KCl+H2O

2H3OI+PbO=PbI2+3H2O或2HI+PbO=PbI2+H2O (2)M+2NH3=M(NH2)2+H2或M+NH3=MNH2+1/2H2 MO+2NH4Cl=MCl2+2NH3+H2O

M(NH2)2→MNH+NH3或3M(NH2)2→M3N2+4NH3

第 11 页 共 18 页

+-

25 (1)因为液氮中存在如下平衡:2NH3NH4+NH2,NH4Cl,NaNH2均为离子化

合物,分别可以电离产生NH4及NH2。故:NaNH2+NH4Cl=NaCl+2NH3 (2)N2H62+2OH=N2H4+2H2O

(3)CH2NH2(CHNH2)4CHNH

26 (1)NH3促使HAc、HF完全电离 (2)C HClO4 (3)不能,因为液氮中HAc、

HF皆为强酸(液氨中Ac的碱性比NH3弱) 27 2KBrF4+(BrF2)2PbF6=K2PbF6+4BrF3

28 (1)硬酸:H、Na、Mg2、BF3;软酸:Cu、Hg2、I2;硬碱:OH、Cl、O2、

NH3;软碱:I、S2、CO。

(2)HF是硬一硬结合,HI是硬一款结合;

(3)大,螯合效应;大,前者Pd2软酸,RSH软碱,软—软结合牢固。

(4)应用软硬酸碱理论解释:Ag(Ⅰ)和Cu(Ⅰ、Ⅱ)软酸,S2为软碱,Al(Ⅲ),

Ca(Ⅱ)为硬酸,O2和CO32为硬碱。

29 (1)A:[SH3][SbF6];SbF5+HF+H2S→[SH3][SbF6];

(2)H2S起着碱的作用(质子接受者)。 (3)SH3;

(4)聚四氟乙烯的塑料瓶中

30 不同之处是强酸只有在溶解于水中时才有离子产生,而金属氢氧化物本身就存在着离

子。

31 (1)酸的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酸;而酸的强度是指其离解的

程度如何。这两个因素都对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有影响。

(2)弱碱在水溶液中因只部分离解而产生少量的氢氧根离子;而不溶碱是因为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几乎不产生氢氧根离子。 32

点电子结构图表明OH-和NH4+之间不存在其价键。因为红的水溶液

并不果现出强碱性,说明这一点电子结构图是错误的。而氨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弱碱性实际上是由于存在下面的平衡:NH3+H2O33 H2S

34 (1)(2)(7)(8)(11)(12)的总反应物反应量不到理论量的2%,

(3)(4)(5)(6)(9)(10)(13)(14)的总反应物反应量超过理论量的98%

第 12 页 共 18 页

+-+-

NH4++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