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统筹方法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ed3ef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9

统筹方法

教材分析:阅读说明文,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学生情况分析:能够阅读事物说明文,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掌握了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统筹方法的初步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的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认识统筹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的使用。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统筹方法的初步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华罗庚,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理论的研究上有卓越的贡献,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生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使数学更好地为祖国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他致力于研究并推广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小、数学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巨大威力。他重视实用数学的普及工作,为了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生产者了解有关数学原理,并

懂得其原理在生产中是怎样运用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下了《统筹方法平话》、《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等科普读物。以为外国数学家曾感叹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数学家和群众有这样的关系。”这说明了华罗庚致力于科学普及工作的突出成就。

2理解什么是统筹方法。课题为“统筹方法”,讲的是一种方法,因此它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那么,什么是统筹方法呢?请大家找出课文中严谨、科学地说明这一概念的语句。(理解“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能知道这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教师讲析“下定义”的特点:定义=内涵+外延。在这儿,安排工作进程是统筹方法的内涵,本质属性,数学方法是精确地计算(时间或路程)的方法,并非其他方法,这是它的所属,是外延,两者合在一起准确而简明地指出统筹方法的性质特点。 3.作者为什么开篇即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 学生能想到:这是使读者对这种数学方法的性质和内涵有所了解,以便于下文具体说明。 4.第一段还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统筹方法的应用范围,正因为运用范围广泛,所以才有研究、介绍、普及的必要。 二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积累词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临事而迷 错综复杂 小题大做 不无裨益

临事而迷:临到事情却迷惑

错综复杂 :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小题大做 :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2.整理出全文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段 )概括介绍统筹方法的性质以及应用范围。 第二部分(2-15 )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其应用价值。 第三部分(16)指出统筹方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或是工业、农业以及各行各业工作过程中,无一不想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费时、少费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的《统筹方法》就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认真研究,肯定会大有裨益。

“统筹方法”既然如此有用,那“如何应用呢”?这是读者最关

心的问题,最能引起兴趣,因此作者在第二段用一个“设问句”开头,在结构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1.问:那么,作者是怎样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的呢? 请学生通读全文,思考回答:

举例子:“泡茶”。举出实有的例子,用以证明自己要讲的道理或事实。或假设例子,但这种设例很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也可以用来证明自己要讲的道理。

2.(1)问:烧水泡茶这件事有几道工序?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省时?为什么?(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种来) 学生能找到:

(2)例举“泡茶”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泡茶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以此为例通俗易懂;而且使读者了解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揭示“统筹方法”的实质:科学合理安排工作进程。并加以引申,引到生产管理方面,说明运用统筹方法的意义。

(3)哪些词能表明作者对办法甲、办法乙、办法丙的肯定或否定态度?

如:“等”水开了的“等”、(从容不迫、顺理成章的意思,体现办法甲的合理性);

“坐待”(坐以等待,有白白浪费时间之意,不合理)、 “急急忙忙”(体现工序安排得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