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ed6ed7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8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内容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产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转型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淮北市的基本情况为例,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入手,论述转型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为关键,从资源型城市政府和国家层面找寻推动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又称“资源性城市”、“资源城市”、“资源指向型城市”。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资源型城市大致可从发生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发生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从功能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要承担为国家输出资源性产品的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因而所谓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目前,城市转型问题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从以上意义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主要包

- 1 -

括以煤炭、石油、冶金、森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50 年代到70 年代,我国实行封闭的重工业化战略,工业的发展依靠本国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作为支撑。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淮北市的情况看,1960年因开采闸河煤田而建市以来,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就先后建成大小矿井37对,年产原煤2700多万吨,电厂装机容量155万千瓦,累计向国家提供原煤7亿多吨,输送电力100多亿度。但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资源环境的耗竭性和空间结构形态的松散性。

首先,产业结构呈现单一性。资源型城市大都由资源开发基地演变而来,资源开发企业在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多数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展开,并和资源主导产业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三次产业结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具有二产比重高、一、三产比重低的特点。比如淮北市煤炭、电力产业一直是发展的支柱产业,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4:53.5:35.1。从产业结构变化幅度来看,产业结构都会有一个逐步趋向高级化的过程。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幅度都低于全国城市的平均变化水平。单一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 2 -

和不稳定性,它使城市经济的弹性和回旋能力下降,并且受到资源储量、开发条件和资源市场需求的强烈影响。一旦资源枯竭或者资源主导产品需求下降,经济发展必将面临危机。

第二,资源环境的耗竭性。资源型城市源于资源的开采和开发,其产业的发展一般经历成长期、鼎盛期、衰退期和资源枯竭期四个阶段。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必将出现资源的极度消耗和拌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淮北市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一些矿井尤其是处于市区北部闸河煤田内的矿山资源基本处于枯竭状态,大量矿井面临着关井闭矿的威胁。同时,长期对煤炭资源的加速开采也直接带来了土地塌陷、耕地锐减、大量农民失地的严重后果。据测算,全市每开采1万吨煤炭将有3.5-4.5亩土地塌陷。目前,全市因采煤而塌陷土地已多达24万亩,搬迁村庄250个,完全丧失土地的农民约有25万多人。若按现在年产3000万吨煤炭的生产能力测算,淮北市每年塌陷土地将以万余亩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因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将增至30多万亩,失地农民将超过36万人,约占全市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近年来,淮北市不断加大塌陷土地复垦治理力度,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相对塌陷土地的总量和速度而言,治理成效依然相对较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耕地大量减少的现实问题。

- 3 -

第三,空间结构形态的松散性。由于受到自然条件、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开发导向等影响,资源型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大都表现出明显的松散性特征。大部分城市都是“缘矿建厂、缘厂建镇、连镇成市”,城市随着资源开发的地域扩展,往往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松散形态。而集聚是工业化城市的一个突出特征,分散的形态明显的违背了这一原则,既不利于城市土地的规模集约适用,也不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治理。

总之,由于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型产业作为其经济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因矿产资源枯竭而衰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如果在资源产业兴起或鼎盛期,能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矿替代产业,就能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前由于新生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断发展,从而跳出传统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在一个新的起点甚至更高的起点上获得持续发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主要障碍

1995 年,世界银行在题为《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推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国民财富的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一个国家的总财富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创造的财富、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该体系的关键之处是把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的总价值消耗从总财富中扣除。如果经济增长是通过掠夺自然资源和滥用环境获取的,则无论增长速度多快,都不会增加其总财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