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eeb63754afe04a1b171de44

育。

2.此说法是错误的。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3.此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4.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2.[答案要点]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3.[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答案要点]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答案要点]

(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 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②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 ③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 ④班级问题及时解决。

⑤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茨基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3.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6.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7.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 A.兴趣

。 )的特点。 ) B.认知内驱力 C.求知欲 D.成功感

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0.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11.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布鲁纳

14.掌握学习是由( )提出的。 A.布鲁纳 B.斯金纳 C.布卢姆 D.艾里斯

15.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2.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3.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4.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 2.教师应如何备课? 3.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4.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5.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A

[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2.D

[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3.B

[解析]根据学校教育制度常识可知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4.A [解析]略。 5.B

[解析]略。 6.D

[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7.B

[解析]略。 8.B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C

[解析]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11.C

[解析]略。 12.A

[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13.A

[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 14.C

[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 15.A

[解析]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二、辨析题

1.此说法是正确的。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 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2.此说法是错误的。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

3.此说法是错误的。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