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设计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f0804e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0

(2)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表面积时只需要加一个底面的面积。 3.14×2×1.5=15.7(cm) 2②计算结果要用“进一法”5. 时代广场有一个圆柱形喷水池,底面直径是5 m,深0.8 m,如果要在喷水池的底面和内壁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π值取3.14) 3.14×()+3.14252算,并汇报计算过程。 取近似值,因为实际使用3.小结。 师: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但在运用这一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究竟算几个面,要的面料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 (3)独立计算后汇报计算过程。 帽子的侧面积: 3.14×20×30=2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1884(cm) 帽顶的面积: 3.14×(20÷2)=314(cm) 需要用的面料: 1884+314=2198≈2200(cm) 3.认真倾听教师的小结。 三、巩固应用,提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222×5×20.8=32.185(m) 1.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6. 一个圆柱形笔筒,2.小组讨论,集体完成。 底面半径是4 cm,高3.理解求压路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是10 cm,它的表面积是(301.44)cm。(π值取3.14) 2升能力。2.完成教材第22页“做(10分钟) 一做”。 3.完成教材第23页第2题。 四、课堂小结,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可以根据公式S2表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2展延伸。πrh+2πr直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5分钟) 3.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时,可以根据公式S表=πdh+来求。

4.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可以根据公式S表=Ch+π(C÷π÷2)×22 来求。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S表=Ch+2πr2 培优作业 一个长方形的塑料板,利用图中的阴影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圆柱形的带盖水桶(接头处忽略不计)。求这个水桶的表面积。(π值取3.14) 水桶的底面直径:16.56÷(1+3.14)=4(dm) 水桶的高:4×2=8(dm) 水桶的表面积:3.14×(2)×2+3.14×4×8=125.6(dm) 教学反思 直观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还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圆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轻松得出结论。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 422

圆柱的体积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 册次:下学校: 教师: 课题 圆柱的体积(P25例5、P26例6) 教学内容分析 例5教学的是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例6教学的是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且让学生知道圆柱的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化解措施 操作感知,合作交流 承前启后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组合图形的体积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装有半杯水的烧杯、圆柱形实物 学生准备:圆柱形实物、圆柱体积转化的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1.计算下面长方体的体积。(单位:cm) 1.感知体积的意义。 1.大胆猜测,回答教师出示一个装了半杯水提出的问题,并说一说

入新课。的烧杯,引导学生猜(5钟) 分测:在烧杯中投入一个圆柱形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概原因。 (水面会上升或水会溢出,因为圆柱形物体占了一定的空间) 2.讨论、概括圆柱的体积的意义。 (圆柱所占空间的大 16×8×10=1280(cm) 3括圆柱体积的意义。 小,叫圆柱的体积) 3.引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1.探究影响圆柱体积大小的相关因素。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1)观察教师出示的两个圆柱,尝试猜测它们的大小。明确:可以用排水法比较这两个圆柱的大小。 2.填空。 (1)如下图所示,把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究新知。(1) 出示两个不同的(20分钟) 圆柱(一个短粗,一个细高),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圆柱的体积比较大?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 (2)组织学生讨论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引发认知冲突,确定探究目标。 (1)质疑:使用排水法的确可以求出一些小圆柱的体积,但当圆柱的体积很大,求它的体积时,用排水(2)小组讨论后汇报: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因为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圆柱的高和底面积的大小有关。 2.(1)汇报:求(或比较)小圆柱的体积时可以用排水法,但当圆柱的体积很大时用排水法不方便。 (2)明确: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关,可以借助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来求圆柱的体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25 cm,高是12 cm,体积是(300)cm。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44 cm,底面积是24 cm,高是(6)cm。 3232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