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教学参考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教学参考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f3486f7ba0d4a7302763ad9

生阅读。

┌──┬────────┬────────┐ │ │上学期 │下学期 │ ├──┼────────┼────────┤ │三

年 │植物 │植物的生长变化 │ │级 ├────────┼────────┤ │ │动物 │动物的生命周期 │ │ ├────────┼────────┤ │ │我们周围的材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 │ │ ├────────┼────────┤ │ │水和空气 │磁铁 │ ├──┼────────┼────────┤ │四 │溶解 │电 │ │年 ├────────┼────────┤ │级 │声音 │新的生命 │ │ ├────────┼────────┤ │ │天气 │食物 │ │ ├────────┼────────┤ │ │我们的身体 │岩石和矿物 │ ├──┼────────┼────────┤ │五 │生物与环境 │沉和浮 │ │年 ├────────┼────────┤ │级 │光 │热 │ │ ├────────┼────────┤ │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时间的测量 │ │ ├────────┼────────┤ │ │运动和力 │地球的运动 │ ├──┼────────┼────────┤ │六 │工具和机械 │微小世界 │ │年 ├────────┼────────┤ │级 │形状与结构 │物质的变化 │ │ ├────────┼────────┤ │ │能量 │宇宙 │ │ ├────────┼────────┤ │ │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和我们 │ └──┴────────┴────────┘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 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 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 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 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 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 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 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 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 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 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 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 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 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 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 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 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 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 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 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 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要材料清单

“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 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 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 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 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 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 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 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微小世界 一、单元概述

通过前面三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对身边世界的许多物质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六年级下册,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较微观的世界。本单元按人类观察 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 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 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 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本单元所指的“微小世界”,和通常所说的“微观世界”有所不同。微观世界一般指 分子、原子、电子等极微小的物质粒子的领域。由于观察条件和学生理解水平的限制, 本单元不从物质的分子、原子、电子这个角度去展开。只是扩展到用放大镜和简易的显 微镜能观察到的微细的观察领域。如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 植物的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等。

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 学发展史等方面。但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 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 的关系。本单元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单元,课堂上的学习只是一个开端,希望学生把观 察活动延续到课后,把观察内容拓展到更多的方面。 各课内容简要如下:第1课“放大镜”。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 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和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指导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 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第4课“怎样放得更大”。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 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 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第5, 6和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指导学 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 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第8课“微小世界和我们”,对单元学习 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通过 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 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 式交流及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 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3.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4.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放大镜

(一)背景和目标

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多少 年来,发明一种能看到更小物体的工具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发明 了放大镜。今天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 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 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 简单光学知识。 科学概念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