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论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三次论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f4b670f312b3169a451a4eb

“后现代”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于1949年首次使用。

“后现代”的主要含义是:打破旧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冲破由现代主义所确立起来的条条框框。

2、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泛指一种思潮和一种感情,最初渗透于西方文学批评、艺术、建筑、绘画、广告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理论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法国,代表人物是福柯、拉康、巴尔特等,他们的思想前辈是尼采、海德哥尔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广泛渗透于西方社会科学领域。

(二)、后现代主义的含义 1、总特点 (1)、反对实证和经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反对建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所有理论。 (2)、反对所谓“社会世界存在普遍的基本法则”的说法,反对“理性是决定因素”的说法。

2、主要任务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关怀被现代主流所搁置在一边的偶然事件、边缘问题、不连贯或被忽视的问题、被压抑和被忘却的问题;提出重新讨论被正统或主流认为不以为然或理所当然的东西。

3、研究的主要内容——强调“文本”研究和“话语”研究 (1)、强调“文本”研究

后现代主义强调“文本”研究,指出整个世界乃是一个文本:人生经历、政治集会、民众选举、缔约谈判等。所有的文本具有多种含义。

后现代主义提倡对文本进行“解释”而不是“发现”文本;强调阅读而不是观察。每次被阅读后的文本应该得到重写或重新解释。

(2)、强调“话语”研究

“话语”在广义上指语言、含义、符号、认同、交往形式等。

后现代主义强调“话语”在社会及权力组成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目标、选择、行为、态度、个性等问题不感兴趣。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仅是由概念构成,而且是建立在人类大脑话语基础上。语言并不反映现实,只不过创造和再制作一个世界罢了。

4、方法论——“内在反省”、“多元解释”、“解构”、“延异” (1)、“内在反省”

后现代主义反对实证主义所采纳的数据采集分析、模式设计、抽样研究等方法,不依赖“理性”或“逻辑”分析,不承认、也不谋求揭示有一个独立于主观以外的“客观真实”。

(2)、“多元解释”

后现代主义强调依靠直觉、感悟、见识、本能等去揭示文本,认为所有的解释同样

具有意义,不存在什么“最好的解释”;一个多元的世界需要有多元的解释。

(3)、“解构”

“解构”一词来自于“摧毁”的概念,意思是通过“揭示本体内在发展”来打破“本体论关于研究终极本质实现”的古老传统。现在“解构”一词常指一种阅读方法: 首先,关注一个文本里的二元对立;

然后,说明这组对立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何方处于核心的、有利的地位,何方出于被忽视、被压抑的地位;

再后,它打破和颠倒这种等级偏见状态,造成文本的含义与当初的含义相反; 最后,它使二元双方出于无等级、平等的状态中。

(4)、“延异”

“延异”具有双重含义:“差异”和“拖延”。前者意指“不同于别的东西”,后者指“推迟至以后”。

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 (一)、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批评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批评 方法论 强调实证和经验的研究方法。 反对实证和经验的研究方法。

认为人类社会涉及思想、观念、价值、伦理等,不同于自然界,自然界的研究方法不适合人类社会。

认识论 社会世界存在普遍的基本法则,

理性是决定性因素。 不承认普遍的基本法则,

认为这种认识论的简约化否定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本体论 (1)、强调以实证数据为主的国家行为模式的研究; (2)、外部性研究:强调作为物质外的国际体系对国家行为及其结构的影响,重视国际政治结构中的物质力量的分配; (3)、西方国际理论从自身的意识形态出发,带有强权国家的对外政策理论的色彩。 (1)、强调对国际关系文本含义结构、以及国家所处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 (2)、内部性研究:提醒人们把文化、社会规范、认同等被认为是属于国内政治研究范畴的诸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用它们解释国际关系行为及其后果; (3)、提倡国际关系理论的多元化、多角度的研究,强调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应该提出自身的研究视角和取向,与西方国家的理论相互完善。

(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几个代表性观点 1、“双重阅读”“国际关系的无政府主义状态” (1)、“双重阅读”

后现代主义利用各种文本战略揭示“权力政治背后的文本的相互作用”,其中一种研究方法叫“双重阅读”。 所谓“双重解读”,从根本上讲,“双重阅读”是一种“既忠实有反叛”的两重性战略。它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次阅读是对忠实地重复占支配地位的叙述; 第二次阅读是通过揭示文本

及话语本身所存在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去动摇或解构占支配地位的解释。 双重阅读的主要任务是:理解一个文本如何被建构起来成为核心者,同时这种文本为何总是面临被解构的危险。

(2)、对“无政府主义状态”的解读 阿希利借鉴双重阅读策略,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问题——进行了解读: 在第一次阅读中,阿希利以传统的方式对无政府状态难题加以解释:由于在国家之上缺乏共同的国际权威、缺乏实施国际法的政治文化,因此,各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追求自身安全、利益、能力、资源和疆域,使国家体系呈无政府主义状态。

在第二次阅读中,阿希利以“无政府状态”与“主权”两者的绝对二元对立为分析切入点,认为主权是等级秩序的理想状态,而无政府状态则是主权的缺位或否定。它们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消耗。这就造成两个特别的后果:(1)、把国内的主权领域再现为是一个稳定的、合法的现代化政治的基础;(2)、把主权以外的领域再现为是危险的和无政府状态。

2、从“权力与知识”关系的角度看“主权”概念 (1)、权力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在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权力”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但后现代主义研究者看来,“权力”仍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理解和发展的概念,它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更是受到忽视。

传统的理论中,知识被认为应该是免受权力影响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和权力之间存在相互连接的关系:权力制造知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权力。

后现代主义将这种观察应用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中,通过说明“国家的知识”和“人的知识”的关系,揭示出“现代的国术就是现代的人术”。

(2)、从“权力与知识”角度分析“主权”概念 权力——主权 知识——真理

后现代主义者把主权和真理作为权力和知识领域中两个相互作用的方面加以对待,认为:如果没有适当的知识形式把主权表述清楚,那么主权便不存在;同样,如果没有适当的主权形式,知识也就失去组织实现以及确立有效性和真理性标准的能力。

因此,国家主权的政治含义是与它在历史上被研究和被理解的方式相关联的。主权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如同其他政治概念一样,其合法性、作用和权能等随时间而变化。

3、对“外交史”的“系谱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采用了“系谱学”的研究方法。

系谱是一种历史思维方式,用以揭示和记录权力与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1)、外交史不是占支配地位的、单一的通史。

系谱学批评,传统的外交史是“一场无休止的重复占支配地位的历史性游戏”,是知识和权力关系中占支配地位者的产物。

在系谱学看来,不存在什么占支配地位的、单一的通史,而是由许多相互交织的各种历史。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澄清历史,揭示知识领域、行为领域和其他主体构成中历史

本身的各个方面。

(2)、关注外交史中的边缘问题

系谱学方法不是像传统理论家那样沿着权力政治逻辑的内生理性,去展开对历史发展线索的“真理探寻”;而是关注现实主义者在研究权力政治和外交史中所常常忽视的边缘问题,如:外交文化是如何建构的?大人物的小趣事何以影响大国关系?外交规则制订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如何?外交实践的界限在哪里?

在此,后现代主义强调要解放被压抑的、被低估的、被边缘化的视角。

三、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评价 (一)、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揭示了西方国际政治与西方权力以及利益之间的相互地位,一针见血的指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所具有的“霸权地位”及其狭隘性和偏见性。

(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重视扩大研究范围和视野。

1、从传统主流所强调的以实证数据为主的国家行为模式,转向对国际关系“文本含义结构”以及国家所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

2、同时提醒人们把文化、社会规范、认同等属于国内政治研究范畴的诸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从“外部研究”转入“内部研究”。

(三)、不足:后现代主义者试图打破传统的理论范式,但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国际政治知识和理论。

第三小节 女性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一、女性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

20世纪初,女性主义思想得到发展。在欧美,它表现为争取妇女的合法权益(比如选举权),反对妇女受迫害,追求民主、自由以及妇女解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主义运动逐渐渗透到西方社会研究的诸多领域,但影响不大。 1988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千年间:国际研究杂志》出版了一期题为“妇女与国际关系”的专题,这是女性主义挑战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女性主义开始大规模的参与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工作。

二、女性主义的内容 (一)、女性主义内容总概

女性主义研究关注和探讨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女性与世界”。 女性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对带有性别偏见的国际政治知识给予批评,把女性声音引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并谋求重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二)、女性主义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批评 1、国际关系领域中女性被忽视的原因 (1)、国际关系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国家对外政策方面的一些首要问题如军事安全和战争等,与男人的经历有特别的关联。特别是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多处于男性视角,对国际关系的理论影响比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