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GIS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f947883f8c75fbfc77db2f0

(2)图形数据的采集。

4、图形数据的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平板测量、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空间定位测量 地图数字化:手扶跟踪数字化、扫描矢量化 摄影测量方法 遥感图像处理

5、空间数据处理的内容:

编辑处理:图形数据的编辑 ; 属性数据的编辑。

图形的幅面处理:图形的拼接;图形的分割 ;窗口的剪裁。 变换处理:投影变换;坐标变换;比例尺变换 ;几何纠正 。

编码和压缩处理:栅格数据的编码;矢量数据的编码 ;数据的压缩。 数据的插值:点的内插; 区域的内插。

数据结构类型的转换:矢量向栅格的转换 ; 栅格向矢量的转换;系统间数据格式的转换。

6、什么叫空间数据质量?

答:是指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专题特征以及时间这三 个基本要素时,所能够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统一性的程度。

7、空间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

①传统的手工方法。质量控制的人工方法主要是将数字化数据与数据源进行比较,图形部分的检查包括目视方法、绘制到透明图上与原图叠加比较,属性部分的检查采用与原属性逐个对比或其它比较方法。

②元数据方法。 数据集的元数据中包涵了大量的有关数据质量的信息,通过它可以检查数据质量,同时元数据也记录了数据处理过程中质量的变化,通过跟踪元数据可以了解数据质量的状况和变化。

③地理相关法。建立一个有关地理特征要素相关关系的知识库,以备各空间数据层之间地理特征要素的相关分析之用。(用空间数据的地理特征要素自身的相关性来分析数据的质量)

思考与作业 名词解释 1、地图数据

地图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是具有共同参考坐标系统的点、线、面的二维平面形式的表示,内容丰富,图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直观,而且实体的类别或属性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加以识别和表示。我国大多数的GIS系统其图形数据大部分都来自地图。 2、遥感数据

通过遥感影象可以快速、实时、准确地获得大面积的、综合的各种专题信息。 3 、数据质量

论述

1. 试述GIS数据源的种类及GIS空间数据的采集

9

2. 说说在数字化中属性数据采集的原则和方法? 答:(1)编码原则:①编码的系统性和科学性;②一致性;③标准化和通用性;④简捷性;⑤可扩展性

(2)编码方法:①列出全部制图对象清单。

②制定对象分类,分级原则和指标将制图对象进行分类、分级。 ③拟定分类代码系统。

④设定代码及其格式,设定代码使用的字符和数字、码位长度、码位分配等。 ⑤建立代码和编码对象的对照表,这是编码最终成果档案,是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编码的依据。

目前常用的编码方法有层次分类编码法和多源分类编码法

1)层次分类编码法:是按照分类对象的从属和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一种代码,它的优点是能明确表示出分类对象的类别,代码结构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2)多源分类编码法:对于一个特定的分类目标,根据诸多不同的分类依据分别进行编码,各位数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

3. 简述空间数据编辑与处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误差或错误的检查与编辑 2)图像纠正

3)数据格式的转换 4)地图投影转换 5)空间数据索引 6)图像解译 7)图幅拼接 4. 论述空间数据的误差及与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异同 5. 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与内容有哪些?

答:(1)数据情况说明:要求对地理数据的来源、数据内容及其处理过程等作出准确、全面和详尽的说明。

(2)位置精度或称定位精度:为空间实体的坐标数据与实体真实位置的接近程度,常表现为空间三维坐标数据精度。它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接边精度、形状再现精度(形状保真度)、像元定位精度(图像分辨率)等。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又可分为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

(3)属性精度:指空间实体的属性值与其真值相符的程度。通常取决于地理数据的类型,且常常与位置精度有关,包括要素分类与代码的正确性、要素属性值的准确性及其名称的正确性等。

(4)时间精度:指数据的现势性。可以通过数据更新的时间和频度来表现。 (5)逻辑一致性:指地理数据关系上的可靠性,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内容(包括空间特征、专题特征和时间特征),以及拓扑性质上的内在一致性。

(6)数据完整性:指地理数据在范围、内容及结构等方面满足所有要求的完整程度,包括数据范围、空间实体类型、空间关系分类、属性特征分类等方面的完整性。

(7)表达形式的合理性:主要指数据抽象、数据表达与真实地理世界的吻合性,包括空间特征、专题特征和时间特征表达的合理性等。

6. 空间数据的误差类型及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答:1)源误差:(1) 地面测量数字数据的误差 (2) 地图数字化数据的误差

10

(3) 遥感数据误差 (4) GPS采集数据的误差(5) 属性数据的误差

2) 操作误差:(1)由计算机字长引起的误差(2)由拓扑分析引起的误差(3)数据分类和内插引起的误差

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1、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空间分析: GIS的空间分析是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以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2、地学模型:利用地理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对自然地理对象的抽象和概括。是用来描述地理系统各个要素之问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的,它用信息的、语言的、数学的或其它表达形式,通常反映地学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或结果。是在对系统所描述的具体对象与过程,进行大量专业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的抽象或模拟。地学模型也称为专题分析模型。

3、地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1) 逻辑模型:由地理名词和逻辑运算符组成的逻辑表达式表达; 2) 物理模型:由物理模拟过程表达;

3) 数学模型:由常数、参数、变量和函数关系等组成的数学表达式表

达;

4) 图像模型:由某种图像或运算的集合表达。

4、综合方法建立GIS分析模型的步骤

(1)系统描述数据分析:选择可以描述系统的状态、与外部关系、随时间变化等方面的数据,构造该系统的数据体系

(2)理论推导:根据地理规律和系统的特点,进行理论推导,确定上面的数据体系中多因子之间的量纲关系,作为分析模型的基本框架

(3)简化表达:根据理论分析和具体应用要求,筛选去除相对影响较小和不重要的要素,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等数学方法简化表达形式,使模型接近实用

(4)参数确定:模型参数的确定可采用参数试验方法,或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确定模糊隶属度等方法

5、缓冲区(分析)

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从数学的角度看,缓冲区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空间对象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邻域的大小由邻域半径R决定。

6、叠置分析

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把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专题要素图层进行叠置,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11

7、数字地面模型(DTM)

是通过地表点集的空间坐标及其属性数据表示表面特征的地学模型。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8、数字高程模型(DEM)

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型,它是对二维地理空间上具有连续变化特征地理现象的模型化表达和过程模型。 (DTM中属性为高程的要素叫数字高程模型)

作业

1、什么是空间分析?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空间数据的空间特征分析;空间数据的非空间特征分析;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的联合分析

2、什么是空间数据的内插?空间数据的内插的方法有哪些?

答: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空间数据的内插有离散空间内插和连续空间内插。

3.解释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最佳路径分析,并举实例说明用途。

4、说明DEM的概念及建立方法。

答:DEM建立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根据采样点的值内插计算格网点上的高程值。内插是根据分布在内插点周围的已知参考点的高程值求出未知点的高程值,它是DEM的核心问题,贯穿于DEM的生产、质量控制、精度评定、分析应用的各个环节。

1) 整体内插法 2) 局部内插法 3) 逐点内插法

5、说明坡度,坡向,坡长的概念与基于DEM的提取方法。 答:坡度:水平面与地形面之间的夹角;

坡向:坡向定义为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方向 (也可以通俗理解为由高及低的方向)

第七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及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

1、地理信息系统输出类型:屏幕显示、矢量绘图、打印输出。

2、地理信息系统输出产品类型其形式有:地图、图象、统计图表以及各种格式的数字产品等。

3、什么是地理信息可视化?

答:地理信息可视化是指将地图学与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虚拟显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将地学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及结果采用图形符号、图形、图像,并结合图表、文字、表格、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