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部分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fda5a58f78a6529647d5371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CN号:33552 气味。 相对密度(水=1)0.81 UN号:1120 相对密度(空气=1)2.55 分子式:饱和蒸气压(kPa)0.82C4H10O (25℃) 相对分子质燃烧热(kJ/mol)2673.2 量:74.12 临界温度(℃)287 化学类别:醇 临界压力(MPa)4.90 熔点(℃)-88.9 沸点(℃)117.5 闪点(℃)35 爆炸下限(%)1.4 爆炸上限(%)11.2 引燃温度(℃)340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数有机溶剂。 液体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如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雾状水、1211灭火剂。 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应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注意个人防护。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 18 氯苯 第3类 易燃物化性质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愉CN号:33546 快的苦杏仁味。 相对密度(水=1)0.81 UN号:1134 相对密度(空气=1)2.55 分子式:饱和蒸气压(kPa)0.82C6H5Cl (25℃) 相对分子质燃烧热(kJ/mol)2673.2 量:112.56 临界温度(℃)287 化学类别:卤临界压力(MPa)4.90 熔点(℃)-88.9 代芳烃 沸点(℃)117.5 闪点(℃)35 爆炸下限(%)1.4 爆炸上限(%)11.2 引燃温度(℃)340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数有机溶剂。 液体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如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过氧酸银、二甲亚砜反应剧烈。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雾状水。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慢性中毒: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生肾脏损害。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 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应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注意个人防护。 19 甲胺水第3类 易燃物化性质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 溶液 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有氨味。易燃。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雾状水。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如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应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注意个人防护。 有毒和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呼吸系统、肺等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期经麻痹、贫血、失明、窒息等。 CN号:31044 是甲胺的乙醇溶液。 UN号:1235 相对密度0.902 分子式:CH3NH2 相对分子质量:31.1 沸点(℃)48 闪点(℃)-10 溶于水,呈碱性。 接触会引起燃烧。 接触引起皮炎、中枢神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卤素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 20 1,2-二第3类 易燃物化性质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 氯丙烷 液体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CN号:32035 相对密度(水=1)1.26 UN号:1184 相对密度(空气=1)3.35 分子式:饱和蒸气压(kPa)13.33(29.4℃) C2H4Cl2 相对分子质燃烧热(kJ/mol)1244.8 临界温度(℃)290 量:98.97 临界压力(MPa)5.36 化学类别:卤熔点(℃)-35.7 沸点(℃)83.5 代烷 闪点(℃)13 爆炸下限(%)6.2 爆炸上限(%)16.0 引燃温度(℃)413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应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隔离式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注意个人防护。 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的损害。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两种,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泻、腹痛,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可导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如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 21 N,N二第3类 易燃物化性质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