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0161aff8bd63186bdebbc08

第5课 洗澡

知识性目标: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 表演猜谜:请一位学生做出洗澡的动作,让大家猜他在做什么。 二、 小组交流自己洗澡的趣事。

三、 观看动物洗澡的录象,了解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四、 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拓宽学生的思路。认识到\洗澡\这个词也可以用在其他的事物上,如:洗汽车,雨水为建筑物、花草树木洗澡,甚至想象给地球洗澡……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五、 作业要求:

1、 先体验洗澡的情绪,选择表现方式。

2、 再用不同方式对主题进行表现,如:绘画、小品、哑剧、歌舞…… 六、 学生作业 1、 自由结成小组。

2、 根据大家的特长、爱好选择表现形式。 3、 合作完成作品。 七、 展示、表演。 八、 评价和小结。

1、 用一两句话对同学的作品发表看法。 2、 我们要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第6课 船 显性内容与目标

①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②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隐性内容与目标

①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地启示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③在创造中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寻找有关船的图片、画刊、插图或影视等图像资料。

二、 感知与启示:以小群体形式由学生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资料。每个小组选择最佳资料向全班展示或播放。

三、 探讨与交流:依据直观图像,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教师归纳和提炼学生的见闻,突出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性特征。 四、 设计创作:

1、 表现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 2、 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身的种类。

3、 装饰船:用线和色为船身增添细节,体现船的功能。

4、 背景:与船的状态相应用色、线或画水域等场面来衬托船。 五、 评价与交流:

展示作品并讲画面情景。由作品所展现出的有关船的类型、情景,联想出围绕船发生的故事。

六、 课后拓展 1、 有关船的故事。

2、 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 3、 了解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最先进的船是怎样的?未来的船是什么样的?

第7课 手形的联想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情进行联想,探索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2、 情感目标: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 能力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与组合。

解决教学重难点要点:

通过观察--想象--联想,感知不同角落的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系,通过欣赏、讨论、研究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启发。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以手形引发对手的联想 1、伸出手看一看,这是什么? 观察联想

1、 试一试,能否用手形做一个跟生活中相似的物体?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还会变成什么?

结合观察,想一想,这些形状像什么?小组探讨这些形状和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相同?如果它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欣赏感受

1、 欣赏手殂装饰: A、 手形变成了什么? B、 用什么方法? 2、 欣赏手形绘画: A、 这里有手吗?

B、 谁能将手变成什么? 3、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愉快表现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与联想,并画成一幅画。 1、 用自己的手画成你认为像的形象。

2、 对手进行想,画到纸上,或画在你的手上。 将这些形象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发生的事情画下来。 成功展示

比一比看谁变得最好。

第8课 狮子大王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动物特以及突出表现动物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3、 通过画画、做做、演演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狮子特点,进行大胆表现。 2、 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 教学活动

(1) 引导学生体验狮子大王的猛,导入新课 播放狮子吼叫的声音,出示雄狮的形象引出课题 (2)分析自然界中狮子的特征

提出研究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分析艺术作品中狮子的表现。

设问:艺术作品中如何突出地表现狮子的特点? (4)分析学生优秀作业中狮子的表现。 提出问题:

A、这些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B、有什么好办法能使狮子毛做得又快又好。

课后拓展: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生中哪些地方有狮子的形象,它有什么作用?

第9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和特性,探讨巧妙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2、能力: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3、情感: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情感、激发自信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即艺术作品中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学生喜欢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教学准备:

教师:动物的图片及动物活动的视频资料,艺术家及儿童表现的动物题材作品。 学生:废旧材料(如:牛奶盒、药盒等)、卡纸、 彩色纸、剪刀、画笔等

教学内容: 表演激趣

1、听音乐,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动作,再请部分学生出来模仿某一动物,让学生猜猜。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形体、颜色、花纹及生活习性等。 欣赏感受

1、欣赏动物活动的视频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花纹、动作特征等。

2、欣赏艺术家和儿童表现的动物题材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喜欢那张作品?为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思考、探索、创作

1、出示课本中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美,可以从形、色、花纹、动态,探讨应用那些材料制作。

请部分学生上讲台示范如何制作。 2、师生共同总结制作动物的方法: 1) 根据所带材料决定制作的动物; 2) 根据所动物选择材料]。 3、讨论:

1) 本组织作一组什么动物? 2) 用什么材料? 3) 如何分工?

4) 为自己的一组动物编一个故事 4、各小组汇报。

5、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制作一组自己喜欢的动物。 6、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制作动物的活动, 展示、评价

1、各组展示自己的动物,并进行故事讲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可以用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展示小组作出回应的形式)。 小结、拓展

1思考:通过本课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2出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艺术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延伸:你还知道那些动物的的知识?你知道我国的那些珍稀动物吗?动物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12课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显性内容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