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 模拟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的净化作用实验课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精品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 模拟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的净化作用实验课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035626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4

※精品试卷※

其他模拟洗涤污水(洗洁精、洗手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与洗衣粉溶液相似,生物净化效果也相似。实验结果显示,生活洗涤类污水(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等)对水蚤心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生物净化后的污水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减弱。

七、实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导入

针对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汇全班讨论,达成共识: 总各组讨论结果,一起探索实

验材料:

1.选取家庭洗涤类污水,以

1.从哪里收集被污染的水用于拓展思路

洗涤剂溶液模拟洗涤污水。

实验? 激发兴趣

2. 分析不选绿豆种子、金

2.选取何种生物作为水污染的深度学习

鱼的原因,最终确定对污染

指示生物?

物敏感、在短时间内就能表 现出变化的水蚤作为水污染指示生物。 实验方案讨论——

1.只选用一种模拟污水浓度可行吗?

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何设计?

3.如何保证在对水蚤心率进行计数时污水不被培养液稀释?

探究1: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4.只选取一只水蚤记录心率,结果准确吗?

5.为方便记录心率,如何限制水蚤的运动?

6.只做一组模拟污水实验,结果可靠吗?

4.每组至少选取三只水蚤计数,取平均值。 5.撕取少量棉絮平铺在液

全员参与共创最优实验方案

3.先将载玻片上的培养液吸干,再迅速向水蚤滴加污水。

2.将培养液作为对照组,模拟污水作为实验组。

1.参考酸雨实验,设置模拟污水浓度梯度。

引发学生思维碰撞

思考讨论,全班达成共识: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滴中。 6.需做重复实验,小组之间可形成重复组。

分组操作,运用数码显微镜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的实时拍摄技术,观察记录水蚤在培养液和模拟污水中的心率变化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针对学生小组提出的问题:水草能否净化被污染的水?启发全班进一步探究生物对污染水探究2:生物对污染水质的净化作用 质的净化作用,引发学生思考选取何种生物用于污水的净化?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讨论:结合家庭养鱼的经验,确定选取沉水植物和硝化细菌制剂进行污水净化 分组操作,完成生物的净化 联系生活 创新设计 第二课时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探究2:生物对污染水质的净化作用 通过数码互动实验室系统发放实验报告给各小组 分析讨论,表达交流,得出 结论:洗涤污水对水蚤心率引导全班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生物得出结论 净化后的污水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减弱 推 荐 下 载

分组操作,运用数码显微镜的实时拍摄技术,观察记录水蚤在净化水中的心率变化 汇总实验数据,在Excel中绘制水蚤心率变化图,完成 组内分工 组间合作 并提交实验报告 理性思维 ※精品试卷※

引发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谈谈如何保护环境 情感升华 展望未来,介绍新兴科技:无需洗涤剂的新型环保洗衣机,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1.生活中应减少洗涤剂用量 2.衣物尽量做到少次多量清 社会责任 感悟生命 如离子洗衣机、超声波洗衣机、洗 新概念超能洗衣机等。 教学流程:

实验回顾,导入新课

发现问题,引发探究欲望

联系生活,师生共创最优方案

小组合作,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生物对污染水质的净化作用

汇总全班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升华,保护生物圈

八、实验效果评价

学生受“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的影响和启发,提出“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设计解决方法,进而利用科学、技术、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并运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从实验设计到实施,班级成员汇聚集体的理解、努力和分工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总的来说,本实验的创新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源于生活

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大气污染而言,家庭洗涤类污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本实验选取洗涤剂溶液作为模拟生活污水,模拟探究水污染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同时调动学生家庭养鱼经验提出污水净化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创新思路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生活中的真问题出发,改进已有研究方法用于解决新问题,组内分工、组间分享,从模仿“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所做的“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到进一步“探究生物对污染水质的净化作用”,拓展出全新的实验。同时,借助数码互动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体现出技术创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三)深度学习

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问题,本实验立足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通过合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运用理性思维共同完成实验的设计、实施、分析和交流,并进一步深刻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种深度学习正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

(四)感悟责任

通过对本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直接观察到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现象,感悟到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习惯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做一些改进。从小处说,这是个人习惯的小改变,从大处看,如果人人都自觉践行环保生活,那么人类对生物圈产生的负面影响一定会大大降低,由此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

推 荐 下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