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05f3e1addccda38376baff3

州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保障旗下公务机机队安全高效地进出郑州机场,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公务机服务。 四、郑州航空产业园需要面对的问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首先诸多有关通用航空政策法规不完善、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通用航空的发展。我国尚未出台可推动、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在民航法规体系中对于通用航空还存在规章针对性不强、对通用航空管理沿用运输航空标准、规章间衔接性不强等问题。

2. 我国通用航空综合发展规划不明确。缺少国家层面的通用航空发展整体规划,行业内与各行业间综合系统规划以及通航企业缺少详细的发展规划。 3. 通用航空专业队伍构成不科学。通航专业人员队伍缺乏正常有效的飞行、机务等专业人员来源渠道,选人进人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承受。对领导决策岗位的航空专业人才配置不合理,机场基础系统规划欠缺整体协调性,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难免出现注重短时单项突破,轻视长远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的局面。航空管理体制有待重大改进,互补不足。

4. 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滞后,不能适时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通用飞机;没有足够数量的通航机场保障基地,从而限制了通用航空事业发展。 5. 市场需求不足,由于人们对通用航空的认识不足,常常认为航空作业价格高,技术强,受气候影响大,不安全,不乐于使用飞机,造成通用航空的现实市场相对于经济社会现实需求的滞后效应现象严重,通用航空需求不足。

6.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通航企业自身造血能力较弱,这就致使多数通用航

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约束。

7. 郑州通航体系和运输航空体系、机场体系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有待完善。 最后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外的通用航空企业看好中国通航市场的大好商机,不遗余力采取各种手段挺进中国市场。而我国通用航空企业组织弱小、力量薄弱,一旦国家实施低空开放政策,允许国外通航企业进入国内,势必带来巨大冲击。

五、对郑州航空产业园实现目标的建议

首先,争取国家民航、省、市政府加大通用航空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完善通用航空政策、法规体系,财政投入适当增多,建立通用航空器和飞行员准入制度和监管体系。从国外通用航空产业发达国家来看,政府都是政策制定者和支持者,并提供机场设施和空域使用两项基本条件。

其次,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前提是国家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出现巨大的市场需求,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使社会资源有兴趣进入通航产业。通用航空产业是有着对其他行业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和推动型的航空产业特性,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作业飞行活动,依附于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郑州航空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郑州市、河南省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快落实通用航空发展所必须的机场建设。作为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近2万个可供通用飞机使用的起降点和机场,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通用飞机运行网络。建议郑州航空产业园加快通用机场的建设步伐,并投入资金建设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每年投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其中对机场通航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达到50%的水平,以此鼓励运输机场向通用航空领域适度开放。

第四,航空产业园加大通用航空人才培养和专才引进力度。通用航空人才不仅是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军用航空、运输航空的重要人才储备资源。郑州大学园区应该努力培养通用航空方面的人才,增多科研实验和研究平台,聘请郑州现有各类航空人才和资深航空从业人员进入课堂,普及航空科技和运营知识,营造发展航空的良好氛围。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飞行培训机构在郑州航空产业基地设立航空人才培训机构。投入资金全额补贴模拟机进口关税,鼓励引进成熟、先进的全动飞行模拟机研发生产项目,通过增加使用飞行模拟器降低飞行培训成本,缩短飞行员培训周期。鼓励军队退役飞行员、机械师进入通用航空公司,通过国家对转业军人的安置政策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放宽对外籍飞行员取得国内飞行执照的限制,在国际民航组织框架内实施飞行执照互认制度;放宽外籍飞行员在国内开展通用航空飞行作业的限制。 第五、发挥郑州机场的巨大潜力,依托郑州机场加快协调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郑州机场拥有中国内地民用运输机场最长的4000米飞机跑道,为高等级ICAO-4E级机场。但郑州机场的空域和地面资源容量有限,按照《郑州机场总体规划》,在保证郑州机场主业——运输航空发展的前提下,民航当局批准在郑州机场注册的通航单位数量和发展规模也是有限和有步骤的。郑州航空产业的重要依托是郑州机场,机场当局也有责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科学规划,从容建设”。因此,对于在郑州机场有限资源的集约使用和通航单位有序协调发展问题上,应当引起各位领导的重视。为了加快引进通航单位,使这些单位能够在郑州机场安全、长期、稳定、有序、协调发展,落户后协助其纳入郑州机场安全运行系统,并为他们服务

好,为郑州的航空产业兴旺发达,提出如下建议。

(一)通航发展应保证郑州机场安全运营。对于机场的安全运行来讲,空侧所开设的对外通道越少安全风险越小,尽量减少机场道口的设置对于空防安全和集中管控飞行区都是必要的。在郑州机场23号跑道东北区域约有30万平方米土地,根据《郑州机场总体规划》设定为通航运营区,建议在此区域集中规划建设通航运营基地,加设一个车辆安检、人员安检、行检通道,统一保障公务机、通航飞机运营,这对于在郑州机场发展公务机航空业务、保障郑州机场飞行区安全运营是十分必要的。

(二) 集约建设和使用通用航空公共基础设施,统一协调通航公务机运营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1. 扩大郑州机场飞行区范围。按照《郑州机场总规》,将在郑州机场东北侧统一集中建设的郑州机场通用航空和公务机运营区纳入郑州机场飞行区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在郑州机场23号跑道东北侧,沿现安全围网东南侧,用政府航空基金投资扩建滑行道延长道、联络道,重新设置安全围网,将新扩大的通航运营区与现有飞行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航空器可以直接由通航运营区无障碍的进入飞行区;

(2)沿现安全围网东北侧200米内,建立通航公务机公共运营区,政府负责平整土地、建设公用停机坪、滑行道、联络道,为通航单位做好航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3)在该区现有机场安全围网北侧200米外,政府负责平整土地,与现有滑行道平行,按照每100米的幅宽、纵深300米至600米规划安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