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后检测: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后检测: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0608d2350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6d

一、选择题

云南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中,滇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有全球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据此完成1~2题。

1.滇西北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交通不便 B.地势高 C.气候类型多样 D.人类活动少

2.目前,云南野生稻资源正日益枯竭,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滑坡、泥石流的破坏 C.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D.当地人的大量采集

解析:第1题,滇西北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因而生物资源丰富。第2题,云南野生稻资源的枯竭,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致。

答案:1.C 2.C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

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体现

C.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我们人类不必杞人忧天

D.物种数量为500万~5 000万种,物种丰富,所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不会对人类产生影响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

B.地球上的物种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丰富 C.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600万年

D.迄今人们还未能确切地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少,但生物学家估计有5亿种 解析:第3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所以物种多样性只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方面;基因是物种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所以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而每一种物种的消失又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所以人类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第4题,物种灭绝不是偶然的;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据生物学家估计,地球上的物种有500万~5 000万种。

答案:3.B 4.B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古人云:“宁要虫草一把,不要金玉满车。”其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一般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米的土壤湿润、土层较厚且含一定有机质的树林草甸上。据此回答5~7题。

5.近年来冬虫夏草的价格飙升,造成的后果可能是( ) A.人们无节制近乎疯狂地采挖 B.人们不再采挖,等待价格再涨 C.大面积种植,破坏当地环境 D.从国外大量进口

6.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冬暖夏凉 C.高寒缺氧

B.温暖湿润 D.干旱严寒

7.冬虫夏草的大量采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牧民不再放牧,只挖药材 B.当地草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C.地区经济结构改变

D.带动当地药材加工业的发展

解析:第5题,冬虫夏草价格飙升,人们为了获取眼前的暴利,可能会无节制地大量采挖。第6题,由材料信息“其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海拔3 000~5 000米”可知,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缺氧。第7题,冬虫夏草一般生长在海拔3 000~

5 000 米的土壤湿润、土层较厚且含一定有机质的树林草甸上,大量采挖将会给当地草地资源带来严重破坏。

答案:5.A 6.C 7.B

读哺乳动物、鸟类受威胁因素图,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共达30%左右 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 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 D.以上说法都正确

9.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 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该图主要说明了( )

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不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析:第8题,读图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原因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的比重共达60%;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哺乳动物也会灭绝。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鸟类受威胁的因素中,栖息地的丧失是最主要原因。第10题,栖息地的丧失、物种减少令人担忧,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8.B 9.C 10.B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袋鼠是澳大利亚最具标志性的动物之一,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印有袋鼠形象。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大型食肉动物较少,袋鼠的天敌袋狼已经灭绝,澳洲野狗也处于濒危状态,导致袋鼠的数量已经超出了环境承受范围。政府计划射杀至少100万只袋鼠,以保护划草地和生态环境。

分析澳大利亚袋鼠数量增多的原因并提出控制袋鼠数量的合理化建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平衡问题,分析生态失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整合应用能力。

答案:数量增多原因:缺少自然天敌,本来大型食肉类动物就少的澳大利亚,袋鼠几乎处于无天敌的状态,繁衍迅速;人类影响程度小,袋鼠是国宝,国徽的形象之一,人们不会随意捕杀、食用它们,任其自然增长。

控制袋鼠数量的合理化建议:培育袋鼠的自然天敌,保护、繁殖本地的澳洲野狗;限定袋鼠的活动区域,如设立集聚性袋鼠保护区;扰乱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分布密度过大区域的袋鼠,可以有组织地进行捕杀。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冠长臂猿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实验动物,它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因人类的捕杀,海南岛现仅存30多只,主要生活在坝王岭林区。

材料二 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登载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物已经达到10 954种,其中动物达5 423 种,植物达5 531种。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1/4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此外,与1996年统计数据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 059种上升到2 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 978 种上升到2 133种,爬行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2)以海南黑冠长臂猿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和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物种灭绝或生物多样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