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泉州境主神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闽南泉州境主神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07be31aff00bed5b9f31da5

境主神

旧时每一村落、街道都奉祀一特定神祇,作为本境内的保护神,俗称境主、社公等,也

有称大王者。一般建一小庙,内置境主神,往往还有马夫、皂隶等土偶。

泉州的境主神最富特色。旧时泉州城分36铺94境,每境都有小宫庙供奉境主,宫庙星

罗棋布,各路神仙应有尽有,列表如下:

表5-1 境 名 中和境 壶中境 妙华境 行春境 广灵境 通天境 忠义境 圣公境 通源境 二郎境 执节境 芦荻境 五魁境 三朝境 古榕境 奇仕境 华仕境 文兴境 会通境 文胜境 忠堡境 宫庙名 粜籴庙 壶中宫 妙华宫 行春宫 广灵宫 通天宫 忠义宫 圣公宫 通源宫 二郎庙 执节宫 芦荻庙 五魁宫 三朝宫 古榕宫 奇仕宫 华仕宫 文兴宫 会通宫 文胜宫 忠堡宫 泉州城旧时所供境主神一览表 主 神 护国圣王 关 帝 赵天君 广平尊王 万仙妃 张巡、许远 关 帝 昭福侯 赵天君 二郎神 相公爷 五文昌夫子 相公爷 玄天上帝 赵天君 临水夫人、* 保生大帝 文武尊王 广平尊王 相公爷 相公爷 福佑帝君 赵天君 张真君 广平尊王 妈 祖 文武尊王 杨大帝 境 名 桂香境 紫云境 五显境 甲第境 联魁境 定应境 妙因境 应魁境 奉圣境 进贤境 风春境 凤阁境 南岳境 宏博境 高桂境 桂坛境 太泉涧境 后城境 百源境 龙宫境 凤池境 玉霄境 上帝境 奏魁境 龙会境 希夷境 小希夷境 孝悌境 宫庙名 桂花宫 紫云宫 五显宫 甲第宫 联魁宫 定应宫 妙因宫 应魁宫 奉圣宫 进贤宫 风春宫 凤阁宫 南岳宫 宏博宫 高桂宫 桂坛宫 溥泉宫 后城宫 百源宫 龙宫庙 凤池宫 玉霄宫 上帝宫 奏魁宫 龙会宫 舍人宫 元帅庙 孝悌宫

主 神 紫微星君 吴大帝 五显灵官 保生大帝 相公爷 魁 星 保生大帝 福佑帝君 关帝、相公爷 三官大帝 赵天君 相公爷 赵天君 相公爷 相公爷 保生大帝 哪吒、太乙真人 杨家侯 朱王爷 龙 王 相公爷 平天圣母 玄天上帝 郑大帝 相公爷 舍人公 杨六郎 伍子胥 白水营境 乌墩白水营宫 熙春境 通天境 崇阳境 灵慈境 文胜境 佑圣境 熙春宫 通天宫 广平宫 灵慈宫 文胜宫 佑圣宫 1

仕公境 水仙境 蓝桥境 真济境 惠存境 浦西境 二堡境 三堡境 四堡境 五堡境 上乘境 生韩境 联犀境 白 境 崇正宫 水仙宫 蓝桥宫 真济宫 辅德宫 浦西宫 浦东宫 通津宫 永湖宫 紫江宫 上乘宫 生韩庙 联犀宫 白 庙 杨五郎 文昌、观音 昭国公 赵天君 英烈侯 英烈侯 吴大帝 文武尊王 晏 爷 武德英侯 保生大帝 秦大帝 英烈侯 北郡王 约所境 彩华境 巷口公境 河岭境 北山境 孝友境 仁凤境 正顺境 东禅境 聚宝境 青龙境 后山境 三仙坛境 黄甲街境 约所关帝庙 彩华宫 池王府 河岭宫 北山宫 孝友宫 仁凤宫 正顺宫 东头宫 聚宝宫 青龙宫 后山宫 山川坛宫 接官观音宫 关帝 文武尊王 池王爷 伍大帝 保生大帝 伍大帝 相公爷 金元师 相公爷 文昌帝君 保生大帝 四王府 相公爷 观 音

重要的神祇有关羽、岳飞、文武尊王(张巡、许远)、妈祖(林默娘)、吴真人(吴夲)、萧阿爷公(萧望之)、田都元帅(雷海清)、广泽尊王(郭忠福)、苏夫人姑(苏六娘)等,还有种类繁多的古代王爷公神祇等等。此外,还有各种挡境神,形形色色的神庙遍布泉州城乡各个角落。

“迎神”的種類最多,最著的有“進香”、“拈香”、“謁祖”。

1、真武庙管委会,1995年成立。现管委会成员有十二人(包括一名文物管理员),管委会成立后即着手建章立制。每月有例会。管委会成员可就寺庙管理问题提出批评意见与建议。 2、法石文兴宫管理组,成立于2003年。成员九人,管理范围包括文兴宫(祀保生大帝)、文兴三王府宫以及文兴古渡。管理组与文物保护组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现正向鲤城区民宗局申请成立管委会。文物保护组己于2003年报市文物局批准备案。 3、法石长春妈祖宫,成立文物保护管理组负责管理,成员8人。

4、法石美山妈祖宫,该宫比较特别,对外成立15人的文物保护管理组,对内则成立7人的董事会负责寺庙工作。两个机构于2000年同时成立。该宫的管理保护工作主要由文物保护组承担。

5、县后街白耇庙,成立理事会,成员原来有15名,现尚有8名。

6、南门浯江天王府宫,成立理事会,成员5人。纯民间自发组织管理性质。

7、南门富美宫,董事会成立于1987年,已历三届,现有成员9人,不久前新成立了由3人组成的监事会。该宫组织机构较为健全。

8、青龙巷慈济宫,理事会成立于1988年,成员9人,纯民间组织管理性质。

9、水门巷南薰门三义庙,管理会筹建组成立于1998年,属民间自发组织管理性质。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花桥公,俗名吴本(979--1036年),北宋泉州同安白礁(今属漳州市所辖)人,生前为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去世后被闽南人尊奉为医神,在泉州各县都有吴真人宫庙,不少地方还把吴真人奉为境主。

2

由于妈祖和吴真人与泉州均有地缘之亲,且被认为能显灵庇护泉州人,故泉州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妈祖、吴真人的神话传说,民谚中也有“三月十五(吴真人生日)风吹头巾,三月甘二(妈祖生日)雨浇花粉”之说。 泉州崇拜的地方性俗神甚多,除保生大帝、天后妈祖外,还有惠安的青山王(张悃)、永春的乐山王(即九日山的通远王,原为乐山隐士),安溪的清水祖师(陈普足)、晋江的对山夫人(苏六娘),等等。

据日据时台湾总督府文教局社会课所存的1929年《社寺台帐》所列神庙,排在前十位的神明中,即有四尊与泉州有关:王爷(泉郡富美宫为王爷总庙)、天上圣母(即天后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

据民间传说:上天玉皇大帝见两人忠诚可靠,就封他们为文武安王,“代天巡狩”、“奖善罚恶”。泉州原来的富美宫,古时最早先是供奉文、武尊王张巡与许远作境主的,后来富美宫才改为泉州王爷府的总部,奉萧阿爷萧太傅为总部王爷首领,由于萧太傅生前作过皇帝的老师,又当过汉朝的宰相,地位比许远和张巡高,玉皇大帝只好让许远与张巡让位,作王爷府总部的配祀之神,许远与张巡也由“境主”晋升为“都主”,其中武安王许远作晋江三十八都都主,供奉于泉州城东塘西村院的“飞炉庙”内。后来该庙被一帮恶道士把持,尽干坏事,武安王许远把他们的罪恶行径上奏玉皇,促使“飞炉庙”的一帮恶道士被剿灭。武安王许远的三十八都都主府改叫“万安庙”,继续“代天巡狩”、“奖善罚恶”接受民众的供奉。 富美古渡的富美宫,奉祀的是阿爷公。阿爷公是萧望之,汉朝的三朝元老,官做到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先生,又担任过宰相,位极人臣,是一个好官、清官,忠直正派,敢和权贵奸臣斗争,威望很高,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忠臣。 阿爷宫有二十四王爷,所以富美宫也叫“泉郡王爷行宫”,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拜灶君称为“送神”,到正月初四,又复请灶君回位,称为“接神”,又是一番祭敬。

闽南清明习俗---民间扫墓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10天为扫墓期。

东海法石一带的村庄奉祀王爷的庙宇特别多。法石村有十四座寺庙,海印寺为佛教,真武行宫为道教,其余的十二座:文兴宫、坂头宫、妈祖宫、龙王殿、王爷宫、王爷馆、四王府、武安王府等等皆为民间信仰的殿堂,王爷馆又居多。

东海镇有法石村、大坪村、后亭村、云山村、宝山村、北星村、后厝村、后埔村、东梅村、金崎村、寻埔村、云谷村计十二个自然村落,宫庙寺院有69座,佛教寺院6座,道教真武庙1座,余者62座都是民间多神信仰的庙宇,奉祀文武尊王、萧太傅、四王府等王爷馆宫有42座。其余的不外是关帝庙、元帅庙(相公爷)、妈祖、保生大帝、圣王公宫等。 东海乡法石一带奉祀王爷神的目的是为了祈求禳灾驱瘟、防盗灭匪、保境安民、发家致富。所以法石村民视王爷也是保护神,甚至是驱除瘟神厉鬼的正神。

法石村所崇奉的王爷神,与闽台地区的王爷神几乎相同,都是文武尊王(张巡、许远),唐安史之乱时誓死保国爱民,最后以身殉职。王爷亦称“王公”、“大人公”、“阿爷公”、或“大哥公”。王爷尊为“代天巡狩”,视察民间善恶。明清以来,法石王爷信仰随先民足迹传播东南亚和台湾各地,现在台湾的王爷宫庙到处都是,据说大部分随泉、漳二府的先民带去,部分因放王船漂抵台湾的,由法石传播出去的也不少。

法石坂头王爷馆祀武安王,美山王爷馆祀萧望之太傅,文兴宫祀文武尊王,文兴王爷馆祀王爷,石头街中王爷宫祀雷、萧、殷三王爷,长埕王爷宫祀四王府,锦井王公宫和大坪王爷馆祀王爷,后渚王爷宫祀七王爷,院前、圣墓、洋店王爷宫祀江王爷和文武尊王等,顶厝祀柳、朱王爷,后埔下堡宫,祀江大巡,林边宫祀文武尊王,东梅、梅里宫奉祀王爷,石壁宫祀王公,金崎村祀王爷??总之东海法石一带的村庄神庙大部分都奉祀王爷神。

3

东海乡村民如何敬奉王爷神明呢?每个宫庙每尊王爷都有一个圣诞日(称佛生日),如果一殿奉祀四尊王爷的,经常是取其中一尊诞辰日举行庆典,村民经常是每人出一盘(干)鲜海产或牲肉,全村揍上二、三十盘的筵席敬奉。晚上南音清唱,或放映一场电影。随着社会经济的好转,进而神诞演戏。庆典之外,日常村民不论做生意、建房屋、诉讼、甚至儿女婚事,不论大小事都求之王公或王爷,日常家中遇到寿庆也备些牲礼到庙敬奉,总之,东海一带村民把王公、王爷视为境主、福神看待。

万安飞炉庙武安尊王神像

境主尊神、邱府王爺、田都元帥、保生大帝、粱、蘇、秦、蔡府王爺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