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2f9ca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4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为规范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相关工作安排,加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考核,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有关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本门课程性质及适用学科或专业 本课程属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公共必修课,适用于全校本科专业,总计2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修读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 公共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原理》 必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开课学院 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适应专业 全校本科各类专业 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 [1].朱云生等编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 [2].刘晓东等编著.《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1].黄蓉生等编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教学参考资料 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 [2].胡树祥等编著.《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支撑课程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参考教材 1

1.新疆财经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网络学习资源 教学”指导中心网站 2.新疆财经大学“青春新财大”微信公众平台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在实践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感受民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 2

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大学生拓展能力,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走正确的成长之路。

三、基本要求

根据本大纲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学生,在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及指导教师的组织安排下,按照《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要求,有序完成活动申请、活动实施、活动总结及活动成果提交,力求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每期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本人所指导班级的实践教学进行总结评价,思政部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总结评估,查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

四、主要内容及质量标准(以下时间、周数均为参考) 根据马列主义教研部所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建立选题库,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调研题目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调研选题,围绕选题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相关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社会考察或社会工作体验的经过与心得体会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社会调研”、“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部分构成,分别记16学时、 10学时和10学时,共36学时。

“社会调研”:社会调研在二年级暑假或三年级寒假完成。指导教师于二年级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学生根据“思想政治理

3

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指导中心”网站或“青春新财大”微信平台上公布的参考选题及要求确定题目,并提交《“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社会调研申请书》。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学生于暑假(或寒假)完成调研,下学期第11周之前完成申请书拟定的活动任务,并于第12周内提交“社会调查实践”报告,教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装订成册存档。第17周内教师面授总结。推荐优秀作品制作“优秀报告集”。(学时分配:第一、第二学期各面授2课时+在线指导12课时,共16学时,面授安排在每学期第17周)。

“校内实践”:校内实践由必选项(研读马列经典、学习重要文献)之一+任选项(阅读经典著作、时事新观察、主题微电影、聆听学术讲座、校园采访报道和观看红色影视)之一组成。校内实践原则上在一年级完成。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完成必选项,大一第二学期完成任选项。第一学期必选项可由马列部一年级课程任课教师随堂布置,学生根据所提供目录宣读作品,第15周内提交读书笔记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第17周面授总结并布置下学期任选项实践工作。学生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指导中心”或“青春新财大”微信平台上提供的实践活动目录形式及要求,选择拟从事的活动,在第二学期第11周之前完成申请书拟定的活动任务,并于第12周内提交“校内实践”报告,第17周内教师面授总结并布置下期任务。(学时分配:第一、第二学期各面授2课时+在线指导3课时,共10学时,面授安排在每学期第17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