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资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资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331d233169a4517723a371

04财政 财政烟草地

能操纵这个调节过程,他们并没有作出回答。

9.阿罗不可能定理中提出的关于公共选择规则的标准。P78~P79 ? 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em):阿罗认为,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任何

一个体系,若要将人们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选择作出一项集体决策,将不存在任何加总社会个体成员偏好的方法。或如果给定个人的偏好次序,唯一能同时满足帕累托效率无限制区域、不相关选择独立性等条件的社会选择方式只能是独裁方式。

? 阿罗不可能定理中的各个条件(任何一个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 理性假设(每个人的偏好都具有“可传递性”):对任何一种既定的社会偏好而言,

社会选择规则都必须能产生一种具有完整性和可传递性的社会秩序。 完整性指的是,在每两个可选择的社会状态中,总有一个比另一个更理想或者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可传递性指的是,如果x型社会比y型社会更理想,而y型又比z型更理想,那么x型社会比z型社会更理想。 ? 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社会对a和b的偏好的选择,只与所有个人对a和b的偏好相关,

而与其他因素无关,或与人们对其它选择的排序无关。

? 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的个人认为x绝对比y理想,则社会选择顺序必须表明x

优于y;如果社会中至少有一人认为x比y更理想,而其他人都认为x和y先后顺序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差别,那么社会选择顺序仍然是x优于y。 ? 无限制区域(合理的社会偏好应包容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类型) ? 非独裁性(社会偏好不以一个人或多数人的偏好来决定) 10.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的区别及其在公共选择中的作用。P81~P84

? 单峰偏好:在一系列的备择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方案只有一个,如偏离这一方案,

无论方向如何,其评价都是下降。

多峰偏好:在一系列的备择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方案不止一个,使人们的选择不具单一性。

? 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在公共选择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摆脱阿罗投票悖论

所谓阿罗的投票悖论(the voting paradox)是指民主投票本来是一种表达投票人的意愿与保障投票人的利益的制度安排,但现实的投票过程却有可能难以达至政治均衡,或者投票的结果扭曲了人们的偏好,使投票结果实际上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意愿,而取决于投票的程序。(参考表4-1)P80

改变多峰偏好可摆脱投票悖论现象(参考表4-2)P81;但是,多峰偏好的存在往往是理性经济人的正常选择。若通过强制方式以使之变为单峰偏好,同样未能改变阿罗不可能定理的结论。(采取强制方式实际上违反了无限制区域这个条件) 11.两种公共品的公共选择模型。P87~P88

? 模型4-4 P87的特点

? 模型假设:

? 三个人A,B,C

? 就两种公共供给的产品(如医疗服务和教育)的不同产出作出理想选择 ? 个人做决定时不考虑其他人的选择 ? 偏好是单峰的 ? 模型的几个要点:

? 中间投票人定理的运用(是用来决定图中的M点) ? ABC构成的帕累托最优组合 ? 投票人的窜谋(投票交易)问题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 5/3/2013

04财政 财政烟草地

? 模型的分析:

1. 中间投票人的偏好会胜出:在简单多数投票原则下,其选择处于中间位置的人

一定胜出。

2. 个人C决定医疗服务支出的最佳水平,个人B决定教育的最佳支出水平

12.唐斯模型的要点。P90~P94

? 唐斯模型的要点

? 政党竞争的目标是选票最大化 ? 政党为实现自身利益而竞争 ? 政党的利益包括权利、威信等

? 通过竞争,会使政党的纲领趋向中间,从而体现中间投票人定理的作用 ? 中间投票人定理

? 由布莱克(Black)于1948年提出

? “如果议题单维且社会成员的偏好全为单峰,则依社会成员效用最高的点排

序,排序中位者所偏好的义案,将击败所有其它议案而胜出” ? 中间投票人定理的证明(图4-6 P92) 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中间方案的特征:

1. 在满足中间投票人定理所需条件的情况下,中间方案肯定胜出。 2. 中间偏好通常不变,即使其他偏好发生了一定改变

3. 中间方案获胜的唯一条件是其所处的位置,或各种偏好的次序 4. 中间方案并不代表其他方案 选民行为方式P93

? 唐斯模型与选民行为方式的关系 ? 选民参加投票的条件:E(B)-C>=0 ? 选民理性的冷漠

13.中间投票人定理。P91~P93

? 中间投票人定理

? 由布莱克(Black)于1948年提出

? “如果议题单维且社会成员的偏好全为单峰,则依社会成员效用最高的点排

序,排序中位者所偏好的义案,将击败所有其它议案而胜出”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 5/3/2013

04财政 财政烟草地

? 中间投票人定理的证明(图4-6 P92) 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中间方案的特征:

1.在满足中间投票人定理所需条件的情况下,中间方案肯定胜出。 2.中间偏好通常不变,即使其他偏好发生了一定改变

3.中间方案获胜的唯一条件是其所处的位置,或各种偏好的次序 4.中间方案并不代表其他方案

14.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传统”经济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差异。P95~P97

通货膨胀P 1 2 3 4 5 6 7 P W0 W1 失业

“传统”经济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差异可用上图说明。横轴表示失业水平,纵轴表示通货膨胀。标准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P和福利函数W0相切,从W0到W1的移动,表明福利的提高(即选择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水平)。

用传统的经济理论,PP曲线与W0曲线的切点即点6是帕累托最优点,最大化社会福利。但是,如果我们考虑的一组由7人组成,其中每人都有不同的通货膨胀和失业取舍偏好的组合,那么选票最大化的结果,就应该是满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这一状态用点4来表示。因此,公共选择的选票最大化的结果,和新古典主义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结果是不同的。 15.鲍莫尔模型。P117~P119 ? 两大部门生产率区别

在鲍莫尔模型中,他把经济分成两个部门,即累进型和非累进型部门。累进型部门的特点,是劳动生产率的累积性提高,这是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而产生的。在非累进部门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比累进部门慢。 ? 公共部门主要依靠劳动要素 ? 两大部门工资率变化的区别

鲍莫尔模型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如果公共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的程度,不如经济中的其他部门,而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则按照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工资变动,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共支出将会增长。换句话说,公共部门即使毫无变化,其花销也会增大。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 5/3/2013

04财政 财政烟草地

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将随着私人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而稳步提高,而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则保持不变。据此可以得出,其中一大部分公共部门花在工资和薪水的消费性支出增长的速度,比私人部门的支出更快。 16.公共支出的综合性微观模型。P119~P121

象限1表示的是需求曲线和公共产品G的平均成本曲线。横轴表示平均成本,纵轴表示公共产品G。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确定了纵轴上的Q。

象限2表示的是投入要素与产出水平关系的曲线。横轴表示投入要素。象限1确定的G的产出水平在象限中可以确定投入要素的数量。

象限3表示的是投入要素的价格曲线。纵轴表示的是价格。象限2中确定的投入要素可以在此象限中确定价格,也就是公共支出。

随着需求函数或者平均成本函数的变化,可得出公共支出的变化。因此,也可以得出公共支出的时间模型。

17.预算负担的会计模型及其进一步细化。P150~P151 ? 预算负担(Budget incidence),也称财政负担,是联系收入和支出,分析财政运行对人

们收入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包括收入负担(Revenue incidence)和支出负担(Expenditure incidence)。

收入负担是指因政府组织收入而给人们带来的负担;支出负担是指财政支出给人们带来的收益,从消费者角度,支出负担又可称为收益负担(Benefit incidence)

? 预算负担主要说明,将收支统起来计算,究竟谁是支付者,谁是受益者(On balance,

who pays and who receives?)

? 预算负担的会计模型(通过会计模型显示预算负担)

? 会计模型的基本形式:△Y=Y1+G1-Y0

? 会计模型的细化形式:△Y=Y1+G1-Y0 △Y+ Y0=Y1+G1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 5/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