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5dbdc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a

【解答】A错,贾里的好朋友叫鲁智胜;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E错,降落在英国; 故选:AE。

【点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重点名著,要把其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记清记准。 3.

【考点】82:图(表)文转换.

【分析】漫画题是一种综合性考题,旨在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解答漫画题,可以遵循“一析,二联,三解”的步骤:“一析”是指剖析漫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二联”是指联系材料,联系相关知识,结合漫画寻找解题依据。“三解”是指根据上述步骤,解答题目。

【解答】此题要根据漫画的内容及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来分析作答。从画面上人物腿下生根可以知道,一个人颓废久了,就不容易再站起来了。 参考答案:

一个人颓废久了,就不容易再站起来了。

【点评】考生鉴赏漫画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适当补充连缀,

13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解释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只需把图标内容客观的描述出来即可。 4.

【考点】E9:诗歌思想情感;E8:诗歌写作手法.

【分析】《咏田家》是聂夷中的代表作,也是晚唐诗歌创作中的艺术佳品。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和思想情感的表达,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理解。首先,形象的比喻,高度的概括,使得诗歌的容量更为广阔。对农民被迫借取高利贷及其更惨痛的后果,诗人并未明白道出,而是用“剜却心头肉”以“医得眼前疮”来比喻之。剜肉补疮,并非根本的疗毒之策,它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新局面。这样以剜肉补疮来比喻农民以借高利贷济燃眉之急,是再形象不过了,也是再具有高度概括力不过的了。这个比喻,一方面使诗歌的形象具备了可感性,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使有限的形式容纳了无限广阔深厚的社会内容。 其次,鲜明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把封建社会中贫富悬殊的阶级差别给历历如绘的描写出来了。“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本是对“君王”的希冀之语,但其中却包含了双重对比的意味。从“君王”的角度来说,恩泽不均,只顾富室,不恤贫苦,这一对比,就把“君王”的阶级立场给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一边是权贵豪门华丽的衣着,丰盛的筵宴,一边却是无衣无食,贫困破产,逃亡在外。这一对比,就把地主富室用高利贷剥削农民的严重恶果给突现出来了。如此形象的对比,也把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给烘托得淋漓尽致。

14

答案:

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眼前疮”比喻眼前的急难,“心头肉”比喻丝谷等劳动果实)和鲜明的对比的表现手法(绮罗筵与逃亡屋),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 译文: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5.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此类题目一般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无论赞同与反对均可,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有序即可。 答案:

15

赞成:(1)网络热词很好地记录并反映了人们对新事物、新业态所产生的新观念,说起来朗朗上口,更接地气,用起来得心应手,更易被接受。

(2)网络词语很简单短小易懂(一般都是人们的懒惰智慧发挥的作用),另外网络词语还很形象,容易令人印象深刻从而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开去。

不赞成:(1)粗鄙、低俗的网络用语更易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产生不良影响。 (2)网络热词在中小学生间的传播,对他们学习母语带来负面影响,让人担忧。

【点评】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弄清题意,注意要求。首先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的句式或使用修辞等准确作答,以免张冠李戴,词不达意。②合理发挥,见解独特。这类表达观点的题答案不局限于一个,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写出独特的答案。③语言精炼,简洁明了。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 6.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案为:

(1)君子好逑(注意“逑”的书写) (2)闲来垂钓碧溪上(注意“溪”的书写)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