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精讲精品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精讲精品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66df52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b

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

【考点解析】

考点1 分子、原子、离子

概 念 分子 保持物质化性 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不显电性 原子 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离子 的原子或原子团 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形成 阴离子:带负电荷 阳离子:带正电荷 化学变化 所显电性

不显电性 分子 原子 用元素符号或原子结离子 以阴.阳离子符号或离子 结构示意图表示。 例: Na + O2- 氯化钠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 例:O2 构 示意图表示。例Fe 构成物质 气体、水等 金属、碳、硅等 体积很小,质量很轻,都是在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同基本性质 种微粒性 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转化 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考点2 物质变化的微观过程

1

化学反应实质:

考点3 原子的结构

考点4 两个等量关系

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考点5 四个决定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质子数与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2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异同决定粒子品种; 考点6 离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一般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或2个)电子稳定结构 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考点7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考点8 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元素分类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例如 Na O Ar 最外层电子数 1 6 8 得失电子 得 失 不得失 化学性质 活泼 活泼 稳定 结论:1.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 。 4.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5.结构决定性质。 考点9 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的含义:例如:O 宏观:氧元素 微观:1个氧原子。 (2)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标符号; Mg 2+ 、O 2-。

3

(3)价标符号—价标符号戴正帽,先标符号后写数字。

(4)原子结构示意图

(5)离子结构示意图

(6)化学式的含义 例如 H2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