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8603c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31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翡翠(fěi) 榛子(zhēn) 蜜饯(jiàn) 掺和(cān) ....B.骡马(luó) 娴熟(xián) 唾沫(tuò) 肿胀(zhǒnɡ) ....C.皎洁(jiǎo) 机杼(zhù) 正月(zhènɡ) 獠牙(liáo) ....D.演绎(yì) 吞噬(shì) 脱缰(jiānɡ) 响彻(qiè) ....二、读句子,写词语。(6分)

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回当地的特产。他送给奶奶áo zhōu( )用的和田大枣,送给爷爷吃jiǎo zi( )用的山西chén cù(

),送给表弟河北迁西的bǎn lì( ),送给外婆四川泸州的zhú kuài( ),还给我和妹妹带回农家纸糊的fēnɡ zhenɡ( )……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填序号)(3分)

素:①白皙的。②本来的。③平素,向来。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3.我们要做一名有素质的公民。( ) .四、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10分)

( )灯结( ) ( )( )不同 ( )堂大( ) 万象( )( ) ( )心( )欲 能( )善( ) 1.在新春来临之际,到处________________。家家户户________________,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2.少数民族的姑娘们________________,饮食风俗虽然与我们_____________ ___,但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却紧紧相连。

五、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1/ 7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回顾。(13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B.《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藏戏》介绍的是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C.从《腊八粥》一文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D.《寒食》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 ____的特点。

(2)《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

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京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

(3)《长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4)《北京的春节》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腊八、________、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过小年、正月初六等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腊八粥》中“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八儿盼粥时的________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八、生活中的语文。(3分)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春节假期出门旅 游,旅游过节似乎成为一种新时尚,节日里的传统习俗 却逐渐被淡化。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品读语段,完成练习。(11分)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3/ 7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2分) 2.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1分)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一律”和“____________”“都是”“________”的意思相近,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的是突出元宵节的热闹。(4分)

4.选段介绍了元宵节人们____________、放鞭炮、____________的习俗。(2分) 5.过新年,放鞭炮,是孩子们喜欢的事情,请你写出两句和春节有关的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2分)

家乡的春节

①按照湖北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②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④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⑤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⑥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