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案例集锦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电气事故案例集锦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db306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dc

接地线也未在上面反映出来。对1号主变回路合闸送电,操作队在场人员起码应该对该送电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线及杂物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详细检查,才可送电。这些基本的工作要领也被操作队人员遗忘了。

(4) 操作中严重违反《运行规程》中关于倒闸操作制度及防误装置解锁操作规定。操作人员在执行将1号主变901开关由停用转检修的操作任务时,未在“五防”模拟图板上演习,便擅自使用解锁钥匙解锁,装设接地线,致使在送电倒闸操作时防误装置未能起到应有的防误作用。

(5) 当天工作现场有操作队队长、技术员、班长、正值等6人,现场缺乏统一的工作指挥,对当天的工作、倒闸、安全送电等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重要部位的检查出现严重疏漏。

(6) 违反了《安规》中关于工作终结制度的规定,即:“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栏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并得到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许可命令后,方可合闸送电。”但正值在未经过核实接地线是否确定已经拆除的情况下,就在工作票的接地线拆除栏填写了拆除的接地线编号、组数,并签了名。此后又向调度汇报了工作结束,可以投入运行。说明当值人员对工作中关键性的问题缺乏核实和应有的责任心,对履行工作终结手续的原则不清楚、执行不力。

(7) 无票操作也发生在接地线的使用管理上。安装的接地线未按要求持票操作,也未在接地线使用记录上登记。同时也反映出对工作终结后接地线的拆除存在随意性,潜意识中认为验收后就已将接地线拆除,而不是以是否执行了拆除接地线的倒闸操作票为准。

(8) 严重违反倒闸操作制度,在倒闸操作票还未填写完的情况下,即无票进行设备倒闸操作,而且在倒闸操作中,还途中换人,犯了倒闸操作一大忌。

3 防范措施

(1) 认真组织,合理安排,按照事故调查“四不放过”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事故分析和安全教育工作。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全局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再认识,并要求每一位职工对照此事故,有针对性地写出反习惯性违章的心得体会。同时,将每年的7月5日作为“安全生产教育日”以警示教育职工,“安全生产不能忘,遵章贯规不能忘”。

(2) 以本次事故为反面教材,加强职工安全法规教育,持续推进“三无”(无违章企业、无违章班组、无违章职工)工作。举办工作票、操作票学习班,提高职工认真填写和执行“两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针对近年来新投、改建投入设备较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并进行严格的考试。

(3) 坚决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对24个变电站的接地线使用登记、防误解锁钥匙的管理

进行全面清理,修改完善管理制度,以杜绝运行值班人员随意使用解锁钥匙和接地线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定检修标准化作业卡,以实现变电、线路设备检修作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安监部收集整理危险点资料,完成“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完善工作,行文下发执行。与此同时,安监部还组织值日安全监察师培训班,以提高监督工作水平,从而提高和改进工作质量和监督效果,认真吸取事故的惨痛教训,积极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彻底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案例七:

一起因误判断而导致误操作的事故分析及反思

中盐皓龙有限责任公司热电站安装2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3 MW,其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并通过10 kV联络线与地区电网新华变电站并网运行。2004-05-16,运行人员把因系统事故使发电机解列错判为系统非同期振荡而实施错误操作,造成全厂停电、停产事故。

1 事故概述

2004-05-16 T 07:40,热电站主控室“10 kV母线Ⅰ、Ⅱ段接地”、“1,2号机强励动作”、“掉牌未复归”等光字牌打出;1,2号发电机定子电压瞬间下降且摆动,频率由原来50.5 Hz很快下降且指针摆动异常;有功功率表、无功功率表在瞬间摆动后上冲至最大值;同时自动减载装置动作,跳开发电机10 kV母线部分馈线,减出力;1,2号发电机频率突降至45 Hz,电压却异常增大,超过11.5 kV。现场运行人员对电压上升、频率下降这种现象很难理解,一时陷入慌乱,后运行人员断开10 kV联络线开关,与电力系统“脱离”。

2 事故原因

(1) 事故调查中发现,07:40发电机定子电压增至11.5 kV,频率降至45 Hz左右时,发电机已与系统解列,并孤立运行,而运行人员却误认为发电机一直并在电网上。

经调查分析,当天新华变电站主变压器故障,差动保护动作,事故跳开了主变压器三侧的断路器。此时,热电站2台发电机除带皓龙公司生产负荷用电,还短时带上地区变电站10 kV部分用户。由于负荷骤增,2台发电机频率下降,发电机产生较大的去磁电枢反应,

使发电机电压瞬间下冲,于是部分用户及该厂自动减载装置、失压脱扣装置动作,甩掉大量负荷。但从现场表计指示看,发电机所带负荷接近额定值,2台发电机强励动作,使电压迅速上冲到11.5 kV左右。但由于汽轮发电机负荷急剧变化,仅靠汽轮机自动调节根本无法将其转速调至额定转速。根据图2所示的汽轮机调速特性曲线,当负荷为P1时,机组在a点运行,其转速为额定转速ned(3 000 r/min),频率为50 Hz,若机组负荷由P1增至P2时,则在调速特性曲线b点上运行,这时机组转速低于额定转速ned,频率低于50 Hz。因机组的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0.5 Hz,当负荷变动较大,使机组的频率超出允许变动范围时,就需要在汽轮机调速器自动调节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调节,即调节汽轮机调速器上的同步器。操作同步器可以使调速汽门开大或关小,以改变调速曲线的位置,使它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为了使机组在带负荷P2时,转速恢复到3 000 r/min,即频率达到50 Hz,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将调速特性曲线向上移到2的位置,使机组的运行点从b点移到c点。

在本次事故中,因运行人员误认为机组仍并在电网上,且误判为是系统发生了非同期振荡,于是按规程中有关发电机非同期振荡的处理办法处理,即“在强励动作时,迅速减小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力图尽快拉入同步。事实上运行人员所实施的操作却是严重的误操作,结果使频率低于45 Hz。在调整失败后,2台机组被迫停机,直到08:54才与系统并列,恢复正常生产。

(2) 设备存在严重问题。当机组频率降至45 Hz时,10 kV并网线路的低周保护本应正确动作,却没有动作。后检查发现,跳闸出口中间继电器BCJ的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保护拒动。

3 教训与反思

(1) 本次事故是由于运行人员判断错误,把发电机组的孤立运行误认为系统非同期振荡,从而造成严重误操作。所以必须加强运行人员的技术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2) 本次事故说明热电站在设备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疏漏。必须对热电站10 kV并网线路,低压低周继电保护BCJ的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情况进行彻底消除,对发电机所有继电保护进行校验,确保其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同时应举一反三,提高热电厂所有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全厂设备处于完好的受控状态。

案例八:

湛江电厂6 kV PT烧毁的原因及对策

湛江电厂6 kV公用ⅡB段工作电源进线PT为厦门ABB开关厂的产品,在2002年的运行中曾烧毁2台,现将其原因做一下简单分析。

1 事件经过

(1) 2002-03-22 T09:26,Ⅱ期电气控制屏突发\公用ⅡB段接地\,\公用段复合电压动作\光字。值班员检查6 kV公用ⅡB段母线线电压正常(6 kV);就地检查发现负荷锅炉检修变有接地掉牌,6 kV公用ⅡB段工作进线PT冒烟。转换负荷,停运该段母线后,拉出PT检查,C相已被烧毁,但PT高压保险完好。

(2) 2002-07-01 T12:30,电气控制屏突发\公用ⅡB段接地\光字。值班员检测6 kV母线C相对地电压为0,其它两相正常,判断C相金属接地。同时接燃料值班报告,燃料5号皮带机缺相运行。停该皮带机,检查66 kV公用ⅡB三相电压均在4.2 kV左右摆动,而线电压均正常(6 kV)。13:32,继发\公用段复合电压\光字,且接地光字无法消失。13:33,值班员切开燃料(二)负荷开关,接地光字消失。检查发现,6 kV公用ⅡB段工作进线PT两相烧毁,但PT高压保险完好。

2 原因分析

(1) 接线方式存在问题。6 kV公用ⅡB段负荷中,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的电缆太长且容易接地,使母线及其有电联系的系统的等值电容增大(包括其它负荷各相对地电容在内),为共振创造条件。

(2) 电路中。6 kV公用ⅡB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但其PT高压侧中性点是接地的,且PT的铁芯电感的起始值和等值电容组成的自振频率小于并接近于共振频率。因此,电路中的电感减小或等值电容增大,都能引起共振。即电路中的非线性电感的变化范围不够大。

(3) 激发原因。6 kV公用ⅡB段负荷中,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380 V侧母线上的小电机比较多,操作与切换频繁,且工作条件恶劣,容易造成单相接地、单相断线等,为共振创造条件。

(4) 2次PT烧毁都是在某一负荷某一相接地后发生的。A相PT初级所受电压比正常运行时的电压升高3倍。由于电压互感器为铁芯线圈,且与电容并联,构成因参数配合而可能产生铁磁谐振的电路。在单相接地瞬间,使电容和电感电流增加,加上铁芯饱和,使总电流起很大变化,引起共振。这种并联电路发生电流铁磁共振时,使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线圈的电

流增大十几倍,但其电流值尚未达到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值,故高压保险未熔断。但电流又超过额定值,长时间过电流的作用,致使PT烧毁。

3 处理措施

(1) 在电压互感器次级的开口三角形侧接上一个电阻,数值约几十欧,要小于0.45 Xj(Xj是PT归算到低压侧的工频激磁感抗),或接一个灯泡在开口三角形上或在PT二次回路上安装消谐装置。

(2) 在母线上接入一定大小的电容器(Xc),使比值XC/XL<0.01,就可避免共振。 (3) 6 kV公用ⅡB段负荷分布很不合理,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的电缆太长、中间接头多且容易接地或断线。必须改变ⅡB段的负荷分布,达到改变其对地等值电容的目的。

(4) 值班人员平时必须密切监视该段的接地情况,在系统发生谐振时,迅速改变该段的负荷分布,以破坏谐振条件。

(5) 采用质量较好、铁芯不易饱和的电压互感器,或改变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