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及钴矿投资情况调查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刚果(金)及钴矿投资情况调查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edbccc26fff705cc170ae9

刚果(金)及钴矿投资情况调查 33

6刚果(金)钴资源简介

6.1概述

钴是具有钢灰色和金属光泽的硬质金属,钴(Co)原子序数为27,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八族,原子量为58.93,它的主要物理、化学参数与铁、镍接近,属铁族元素。

钴是一种高熔点和稳定性良好的磁性硬金属。它的居里点(失去磁性的临界温度点)为1150℃,具永磁性,熔点为1495℃,沸点为2900℃,具耐高温性。它是制造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器、机械制造、化学和陶瓷工业。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钴是一种对环境破坏小,而且具有非常独特性能的金属,中国是一个严重缺钴的国家,但是钴的产量和消费量却在世界上是举足轻重的。钴作为锂电池材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锂电池行业在我国的快速兴起,世界范围内的钴资源随之成为了众多机构觊觎抢占的上游资源。

2007年世界钴资源储量 (单位:吨)

国家 刚果(金) 澳大利亚 古巴 赞比亚 俄罗斯 新喀里多尼亚 其他国家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摩洛哥 全世界 储量(吨) 3,400,000 1,400,000 1,000,000 270,000 250,000 230,000 130,000 120,000 72,000 33,000 29,000 20,000 7,000,000 数据来源:USGS

图表 6-1 世界钴资源分布情况

1占比 48.57% 20.00% 14.29% 3.86% 3.57% 3.29% 1.86% 1.71% 1.03% 0.47% 0.41% 0.29% 100.00% 6.1.1储量世界第一。无论从储量、产量还是矿脉分布集中度来看,刚果(金)与赞比亚交界的非洲“铜带”都当之无愧的稳居世界第一钴矿的宝座。中国一度每年有近90%的钴冶炼原料来自此地,其中又以刚果(金)为最。

作为刚果(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的“铜带”位于该国的西南部,是相对社会,经济交稳定交发达的地区。刚果(金)的战乱动荡地区位于东北部与卢旺达,乌干达的边境地带,有大量武装分子出没。 6.2“铜带”

6.2.1“铜带”简介 非洲“铜带”深处非洲大陆中南部赞比亚与刚果(金)两国的交界地带,大致西北东南向呈弧形延伸,全长约800km,宽约60~100km,在加丹加岩系的砂岩和页岩中,集聚着以铜钴为主的多金属伴生矿床,是造山运动形成的褶皱“铜弧”。

刚果(金)及钴矿投资情况调查 34

赞比亚与刚果(金)“铜带”属砂岩铜矿型,钴与铜伴生,中非“铜带”也是世界最大的钴矿产地,刚果(金)和赞比亚是世界钴矿储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两国钴储量超过了全世界的一半。

图表 6-2资料来源:《非洲矿业投资指南》 2004年

“铜带”在赞比亚、刚果(金)两国长达80余年的开发过程中,逐步建成了强大的

铜钴采、炼地域体系,成为世界最大的铜钴主产和出口基地之一。这种在原料、动力、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地域综合体,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立生产体系的冶金工业地域体系。它是资源、社会经济、技术诸因素在一定地域、一定历史条件下相互制约和结合的结果。

6.2.2“铜带”铜钴工业地域组合特征

冶金工业具有生产多阶段性和工艺技术性强的特点,生产专业化的协作与联合,是充分利用原料和废料,就地组织现代化大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有效组织形式。“铜带”经过长期的开发,已经形成三大自成独立体系的铜钴工业地域综合体,其各自按照自己的生产方案实施铜钴的开采和炼制。其中位于刚果(金)的刚果(金)矿业总公司加丹加地域综合体是其中一个。

6.2.3刚果(金)矿业总公司加丹加地域综合体

该综合体由加丹加“铜带”西部、中部、东部三大矿区组成,其中以西部矿区最为

刚果(金)及钴矿投资情况调查 35

重要。

图表 6-3刚果(金)三大铜城

西部矿区是以科卢韦齐为中心的铜钴矿,露天开采为主,建有选矿厂、卢伊卢铜钴精炼厂、科尔韦齐炼锌厂。卢伊卢铜钴精炼厂利用本矿区和中部矿区的铜、钴精矿可年产电解铜17.5×104t和钴0.9×104t。

中部矿区是以利卡西为中心的铜钴矿区,露天开采为主,建有2个洗选厂、铜钴冶炼厂、铜精炼厂和钴精炼厂。主要利用本矿区和西部矿区所产的氧化铜、钴精矿以及卢本巴希冶炼厂的精铜为原料,可年产电解铜25×104t,电解钻0.7×104t。 东部矿区是以卢本巴希为中心的老矿区,采矿集中在卢本巴希以西的基普席,地下开采,建有选矿厂。卢本巴希建有冶炼厂,可年产粗铜16×104t,除基普席供应原料外,其次由西部矿区和中部矿区供应铜精矿。除炼铜外,还建有金属轧制及电缆厂,是刚果(金)“铜带”唯一的金属加工厂。

6.3“铜带”铜钴工业地域综合体形成的地理条件

铜钴资源丰富,具有矿体大、矿层厚、多矿共生、品位高、分布集中、埋藏浅等特点,便于大规模露天开采在“铜带”成矿的过程中,形成了“含铜砂岩”、“含铜页岩”两种类型铜矿,主要伴生有钴、铀、镉、锗、锌、钽、镭、钼、铅、银、金、硒等。若按矿物组成,可分为铜—钴—铀矿和铜—铅—锌矿,以前者为主。铜矿储量(金属含量)约为5600×104t,约占世界的16%。含铜砂岩型矿具有品位高特点,一般在2%~6%,最高可达16%。钴与铜伴生,储量172.37×104t(其中刚果(金)约136.08×104t,赞比亚约36.29×104t),占世界的47.5%,是世界最大的钴矿所在。“铜带”大多数矿床埋藏较浅,一般在地表卞46~61m,浅者仅2~3m。矿层厚度大,如含铜页岩型矿床层次较多,层厚多在15~20m。上述特

刚果(金)及钴矿投资情况调查 36

点均有利于就地组织大规模的露天开采和建立宠大的铜钴冶金工业地域综合体。 6.3.1矿区电力条件

铜钴炼制是高耗能工业。因此,电力能否持续供应,是“铜带”铜钴工业地域体系能否建成的先决条件之一。

早在二三十年代,“铜带”各矿区利用津巴布韦万基的煤建设火电厂,各电厂互联成网。随着“铜带”矿业的迅速发展,电力远不能满足需要。赞、刚两国尽力开发自己丰富的水力资源。刚果(金)着力开发刚果河上游水电资源,以替代火电供应。在支流卢阿巴拉和卢菲河先后建成马里纳尔水电站、德尔康莫奈水电站、比阿水电站、夫兰克水电站,联网向“铜带”供电,但远不能满足精炼铜用电需要。80年代在刚果河下游初步建成英加大型水电站,架设长1725km的高压线通往科尔韦齐。

50年代,赞比亚“铜带”所需电力的40%由刚果(金)马里纳尔水电站通过长515km的高压线供电,1960年又从赞比西河卡里巴南岸(津巴布韦)水电站通过33×104V高压线输入电力。独立后,为摆脱对外的依赖性,大力修建卡里巴北岸水电站及赞比西河支流卡富埃河水电站。两站建成后,占全国配电量85%的“铜带”,主要靠两电站供应。充足的电力保证了“铜带”铜钴采、炼工业的持续电力需求。 6.3.2交通运输条件

“铜带”矿业的外向性,对深处内陆、远离海岸的矿区来说,能否保证大量重型矿山机械和设备的运进和巨量钢钴产品及时畅顺运出,是矿业能否生存并保持活力极为重要的条件。因此,赞、扎两国一直积极改善交通运输设施,尤其是寻求多路出海口。“铜带”在大规模开发的过程中,同步建成了强大的运输系统,尤其是铁路系统,保证了矿山活动的正常运转。 最初,英属南非公司为大规模开发“铜带”,1906年将开普敦到卡布韦的铁路向北延伸至“铜带”东南部的炼铜中心恩多拉,1910年向西北延伸至刚果(金)“铜带”重要的采、炼铜中心卢本巴希。1931年,这条铁路又与西出安哥拉海港洛比托的本格拉铁路接轨。继后,联接莫桑比克出海口的纳卡拉港、贝拉港、马普托港的铁路相继建成。

70年代,因政局变化,西出洛比托港和南下南非出海口通道受阻,刚果(金)加强本国出海铁路(出马塔迪港)的建设,赞比亚与坦桑尼亚联手建设联接坦桑尼亚出海口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坦赞铁路。中国援建的这条铁路通车后,便成为赞比亚矿产品输出的重要通道。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南部非洲国家关系的改善,开辟了经南非德班港的转口线路。从“铜带”出海线路的时空变化看,往往由于政局变化影响各线路运量的重大变化,但各线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在不同程度上保证了“铜带”交通运输上的需要,从而也保证了矿山持续发展的活力。具备国际海陆联运条件、设备与物资运输比较方便。目前,大批高品位的钴、铜矿石都是通过刚-赞公路运往南非德班港出口。 6.3.3劳动力和技术条件

铜矿的开采需要大量男性劳动力,而采矿的工程技术和铜钴的炼制则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能否提供大量的非熟练工人和一定数量的熟练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是“铜带”能否建成庞大的铜钴工业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美资本相继渗入,刺激了“铜带”采矿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吸引了大批的非洲人和欧洲人移民投入矿山。(1924—31年增加到了3万和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