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论语十则》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2dbbe6bb4cf7ec4afed044

《 论语 》十则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积累其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导学过程:

一、预学感知

1.给括号前的一个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 )乎 不愠( ) ...三省( ) 吾身 罔( ) 殆( ) ...传( )不习乎 是知( )也 松柏( ) .2.文学常识填空。

(1)上世纪九十年代,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山东曲阜人,名丘,字 ,是我国 时期杰出的 、 、 ,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因其思想在中国影响很大,所以又被人称为 。

(2)《论语》是一部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与 、 、 全称为“四书”。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 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 )_____________ __ .(2)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 _ .(3)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 _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 ________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本字 通假字 读音 意思 。 (2)诲女知之乎! 本字 通假字 读音 意思 。 (3)是知也。 本字 通假字 读音 意思 。 3.“而”字在初中有四种用法需掌握:A表顺承 B表并列 C表转折 D表修饰。试对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加以辨析。 (1)学而不思则罔( ) (2)人不知而不愠( ) (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学而时习之( ) (5)任重而道远( )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择其善者而从之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仁以为已任 可以为师矣 ..(3)温故而知新 故时有物外之趣 ..5.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默写填空。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2)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语句是 。

(3)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鼓励门生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4)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 (5)劝告别人多向他人学习或借鉴,我们不妨引用《论语》中的话:“ , 。”或者也可以说:“ , 。” 三、拓展提升

7.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与课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请将课文中的那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摘句: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患:担心)。 课文中的句子: 启示:

8.孔子教给他的学生子路关于“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此有下列两种看法,你怎么看?请联系学习实际,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一种看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科学的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种看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古训,不利于培养我们青少年的怀疑和探索精神。

你的看法是: 你的理由是:

当堂测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 ) 吾日三省吾身( ) ..

诲女知之乎!( )不亦说乎( ) ..殆( )人不知而不yun( ) .

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 )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 )______________ (3)任重道远( )_________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师( )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 (6)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 ( ) B、人不知而不愠 ( ) C、思而不学则殆 (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

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1)(2)(3)/(4) B、(2)(3)/(1)(4) C、(2)(3)/(1)(4) D、(1)(3)/(2)(4) 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