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第2部分模块1专题1生物与环境专题突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考生物总复习第2部分模块1专题1生物与环境专题突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37d51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4

河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2部分 模块1 专题1 生物与

环境专题突破

1.(2017武汉)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2017滨州)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是由细胞构成的 C.能适应环境 D.能生长和繁殖

3.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 A.能生长 C.能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要呼吸

4.(2017临沂模拟)黄豆芽放置几天后会逐渐变成绿色,造成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是( )

A.空气 C.水分

B.光照 D.温度

5.(2017齐齐哈尔)沙漠中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这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

A.温度 C.阳光

B.水 D.空气

6.有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到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7.(2017抚州一模)农田栽培中,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种植过密反而会减产。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害虫大量繁殖 C.种内竞争激烈

B.杂草生长旺盛 D.成熟期大大延迟

8.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果A表示的是一种狐的

1

数量变化,那么B表示的是哪种生物的数量变化( )

A.捕食狐的一种生物 B.与狐有共生关系的一种生物 C.被狐捕食的一种生物 D.与狐有竞争关系的一种生物

9.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莲藕的茎和叶都是中空的

10.(2017涿州市一模)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 B.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 C.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

D.“雨露滋润禾苗壮”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11.(2017福建)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C.一群蚂蚁

B.一块农田 D.一个池塘

12.(2017武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成分 13.(2017广东模拟)关于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农作物为主体 B.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C.人是生产者 D.动植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较差 14.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部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部分对生物部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物质和能量

15.(2017江西)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相关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大麦→蝗虫→蜘蛛 B.蝗虫→蜘蛛→青蛙→蛇 C.大麦→蝗虫→青蛙→蛇 D.狗尾草←蝗虫←青蛙←蛇

17.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 铅的相对含量 A.乙→丙→丁→甲 C.甲→丙→乙→丁

甲 0.04 乙 6.00 丙 0.49 丁 61.00 B.丁→乙→丙→甲 D.甲→乙→丙→丁

18.(2017宿迁)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C.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19.(2017宿迁)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下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

20.(2016江西)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21.(2017昆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甲~丁四项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 )

甲: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 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 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丁: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2.目前许多地方都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此举措既便利了公众也可以减少(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23.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酸雨措施的是( ) A.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B.减少煤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C.减少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 D.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4

25.(2017丽水)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26.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 A.焚烧、深埋地沟油 B.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D.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27.(2017武威)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________。

(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________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28.(2017成都)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水分和________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________和能量。

(2)如图的各种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____________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