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鲁教版必修3(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鲁教版必修3(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62168c783e0912a3162a36

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一般是 ( )

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一年三熟

2.下列条件中,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 )

A.土地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较多,水热配合较好 C.纬度高,热量不足 D.开发历史短,人均耕地多

3.与东北地区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

A.韩国、俄罗斯

B.日本、蒙古 C.日本、俄罗斯

D.韩国、日本

4.东北地区所处的气候区是 ( )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地区④干旱地区 ⑤季风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 B.东北地区气温低的原因主要是海拔较高C.限制东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气象因素是热量 D.东北地区的气候要素中,水热配合不佳6.下列土壤中,属于耕作土壤的是 ( )

A.黑土 B.黑钙土 C.黑垆土

D.棕壤 7.我国宜农荒地较多的省区是 ( )

A.海南

B.山东 C.黑龙江

D.江苏

8.三江平原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农场经营模式分别是 ( )

A.均为家庭为单位的农场 B.均为国营农场

C.家庭农场、国营农场 D.国营农场、家庭(私人)农场

9.嫩江和松花江汇合处的河流水位相对其它段更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 )

A.该处气候温和,降水全年均匀 B.一年有两次汛期 C.湿地影响 D.工农业用水少

10.江苏盐城与东北三江平原都是丹顶鹤的栖息地,原因是 ( )

A.降水丰沛,气候温和 B.植被覆盖良好 C.有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环境 D.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11.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 ( )

①黑土冲刷 ②使用化肥 ③耕作管理不善④不合理排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有关我国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是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C.光热丰富,作物一年二熟 D.分布着全国最大林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分布区 B.东北地区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区 C.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调出区 D.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流量最大

读“东北区略图”回答14~19题。

14.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

原因是 ( )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所致

C.微生物活动微弱 D.桔杆还田

15.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 ( )

A.a

B.b C.c D.d

16.a平原宜农荒地的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的措施是 ( )

A.引水灌溉 B.排水减湿 C.发展水田 D.土体脱盐 17.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18.b区最重要的矿产是 ( ) A.煤

B.铁 C.石油

D.稀土

19.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 )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东北商品粮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亚麻等,据所学知识回答20~23题。

20.东北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是 ( )

A小麦、大豆 B.甜菜、大豆 C.甜菜、小麦 D.玉米、高粱

21.甜菜是东北发展最快的工业原料作物,甜菜加工厂应布局在 ( )

A.接近市场 B.原料产地 C.燃料产地 D.临海地带 22.玉米、谷子、高粱是东北地区三大杂粮作物,其中最为集中的“玉米带”分布在东北的( ) A.松辽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南 D.内蒙古东部 23.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 A.黑土地

B.黄土地 C.沼泽

D.红壤

24.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是 ( )

A.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 B.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 C.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D.进一步提高粮食商品率

25.关于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作物分布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南高北低 B.三江平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C.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作物是玉米,其次是大豆 D.玉米、大豆是东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26.关于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

A.水稻分布在中部的松辽平原

1

B.小麦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C.玉米、谷子、高梁三大杂粮作物多分布于河谷盆地 D.水稻和小麦两大细粮作物多分布在山间河谷盆地和大型灌区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27~30题。

27.甲地自然带是 (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8.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 )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29.甲、乙两地自然带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自然带 D.非地带性

30.甲地最具特色的农作物是 ( )

A.水稻和小麦

B.大豆和甜菜 C.玉米和高粱

D.谷子和亚麻

31.挖掘森林工业的发展潜力,关键在于 ( )

A.加快森林资源的采伐 B.大力封山育林 C.加快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 D.大力发展木材运输业

针对东北森林资源严重破坏情况,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同

时林业生产从原木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方向上来,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据此回答32~34题。

32.下列措施属于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是 ( )

A.边角余材作燃料 B.生产大量的一次性木筷 C.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D.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33.我国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B.“三北”防护林体系 C.太行山绿化工程 D.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34.下列活动,能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是 ( )

A.营造人工林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C.促进珍贵树种更新 D.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永不采伐 35.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煤矿名称: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

(2)居民点名称:E______。

(3)山脉名称:②___ __;③______。 (4)油田名称:⑦_____ _、⑨______。

(5)东北区是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下列城市的骨干工业部门是:

长春的_____;沈阳的_______;鞍山的_____;大连的___ __。 36.右图所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性农业基地,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 (1)分析三地进行粮食生产共同的自然条件优势。

(2)列表比较A、B两地在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上的差异。

*37.读“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半部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两 耕作制度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地冶金、钢A 铁工业区位B 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

____________。

(2)图中③是我国工业基地_____;④是美国南部工业中

心______。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当前世界工业布局的 新趋向____________。

(3)图中A农业带是_______,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是我国商品粮基地_____,它在土地资源上具

有_____________优势。

(5)甲图中自西向东对应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农业分别是_

______、_____、_____,这种农业类型的更替主要由__________方 面自然因素影响。乙图中自苏必利尔湖畔向南对应的农业带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写出北部三个即可),这种农业带的更替主要由______方面的自然因素 影响。

【学后反思】 【学案21】1-5 CDDCC 6-10 CCDCC 11-15 BCCAA 16-20 BDCBB 21-25 BACAB

2

26-30 BBCBB 31-34 CCBA

35.(1)阜新 抚顺 鹤岗 鸡西 (2)漠河 (3)白山 丰满 镜泊湖 (4)小兴安岭 长白山 千山 (5)鸭绿江 (6)大庆 辽河 (7)机电 汽车 机械 钢铁 化工和船舶

36.(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水源充足

(2)A .一年一熟 小麦 水稻 大豆 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 甘蔗 37.(1)近原料、燃料产区 (2)大庆 休斯敦 在新的原料、燃料地出现新兴工业中心 (3)乳畜带 市场 (4)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开发历史短;地广人稀

(5)高原 山地 平原 畜牧业 林业及特产加工 耕作业 水分条件 小麦带 玉米带带 热量

小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