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最新(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748f1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4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三)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 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动手操作。(剪圆柱形纸筒) (3)汇报交流研究结果。

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思考,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方法, 探讨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2.计算圆柱体茶叶罐的侧面包装纸的面积

求圆柱体茶叶罐的侧面包装纸的面积实际是求圆柱的什么?(侧面积) 再次测量茶叶桶的高,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独立计算。 (四)教学求圆柱的表面积。

1.设疑:学会了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2.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3.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强调单位的使用。

小结:求茶叶桶的表面积是为工人师傅下材料提供了基本数据,但是在准备材料

时往往会比计算结果多一些,因为在具体操作时,尤其是在剪圆的时候会 产生浪费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三、解决问题,强化认知。

1.书P5主题情境。学生独立阅读,完成问题。

2.书P6第1题。学生独立观察,填一填,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3.书P6第2题。独立完成,代表板演,集体订正。 4.实践练习。

(1)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圆柱形事物的用料面积。

(2)要计算制做这个圆柱形物体的用料面积,求哪些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 数据?怎样测量这些数据?

(3)测量:测量所需的数据(取整厘米数) (4)计算:根据量得的数据,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 πr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S侧=ch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第四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二)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应用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5-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能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 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解答有关圆柱体实物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圆柱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2.出示(单位:厘米)

15

3.14×2×5 小组讨论:根据所给数据,可以求出那些面积?学生可能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1)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2)2个底面积:2×3.14×5×5=157(平方厘米) (3)表面积:471+157=628(平方厘米)

3.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 与侧面积的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 求出圆柱地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1.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为什么出现了两种答案?仔细思考,想一想水桶的表面积是水桶哪几个面的面 积?为什么?学生反馈:水桶是无盖的,所以求铁皮的面积就是求侧面积和一 个底面的面积。

3.要知道下利物体的用料面积,要求那些面的总面积?(课件显示)

铁皮制成的糖盒 纸杯 塑料水管

4.把一个圆柱形薯片的商标纸展开,是一个长18.84cm,宽10cm的长方形,这 个薯片盒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侧面积,说说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这个长方形纸是 展开后的圆柱侧面。

(2)怎样计算表面积。教师引导学生画草图帮助思考问题,想一想求表面积要 求那些面的面积。

(3)思考如何根据底面周长求底面的面积。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书P7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制作一个通风管用的材料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2.书P7第4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压路机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 面积。

3.书P7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求瓷砖的面积是哪部分的面积。 4.书P7第6题。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5.书P7第8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明确配的底至少是多少实际就是 哪种情况下求底面积最小。理解应该以12.56cm为底面周长,从而计算底面积。 四、全课总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看它们求的是哪部分面积, 再选择解答的方法。

第五课时 圆柱的体积(一)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8-1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类比”,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类比”方法的价值。 教学准备:圆柱体积转化成长方体体积的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 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体积。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体 积?(指名回答,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我们学会计算哪些立 体图形的体积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3.揭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其中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 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4.教师: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圆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扇 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 径。)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课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1.教师:那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像刚才圆的面积公式推导 过程一样,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呢?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1)你准备把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 (2)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形的?

(3)转化以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学生交流,教师动画演示。 (1)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2)怎样转化成长方体呢?(指名叙述:把圆柱体底面分成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