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作业二及解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计算机网络作业二及解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8f204dcf84b9d528ea7a9b

计算机网络作业二及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 )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 B.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 C.定义标准界面 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2.【2010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输的优点不包括( )。 A.减少延迟时间 B.提高错误控制效率

C.使多个应用更公平地使用共享通信介质

D.有效数据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所占比例更大

4.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其结构模型,下列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B.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

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计出了OSI/RM参考模型,即实际执行的标准 D.TCP/IP参考模型分为4个层次

5.下列能够最好地描述OSI的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 A.提供用户和网络的接口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

C.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 D.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 6.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不提供下列哪种功能( )。 A.物理寻址 B.流量控制 C.差错校验 D.拥塞控制

7.数据的格式转换及压缩属于OSI参考模型中( )层的功能。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会话层 D.传输层

8.在OSI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 A.会话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数据链路层

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可同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0.【2009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11.在0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①)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

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②);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③);传输层提供(④)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捉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⑤)。 ①A.1、2、3 B.2、3、4 C.3、4、5 D.4、5、6 ②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会话层 D.传输层 ③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④A.主机进程之间B.网络之间 C.数据链路之间 D.物理线路之间 ⑨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会话层 D.传输层 12.在OSI参考模型中,(①)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问端到端的通信。在这个层次模型中,如果用户A需要通过网络向用户B传送数据,则首先将数据送入应用层,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入表示层;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上头部后送入会话层;在会话层加头部后送入传输层;在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为(②)后送至网络层;在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③)后送至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部和尾部封装成(④)后发送到物理层;在物理层数据以(⑤)形式发送到物理线路。用户B所在的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层层剥去控制信息,最终将原数据传送给用户B。 ①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②A.数据报 B.数据流 C.报文 D.分组 ③A.数据流 B.报文 C.路由信息 D.分组 ④A.数据段 B.报文 C.数据帧 D.分组 ⑤A.比特流 B.数据帧 C.报文 D.分组 13.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 )。 A.TCP/IP B.局域网技术 C.远程通信技术 D.光纤技术 14.【2011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15.在TCP/IP模型中,( )处理关于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校正等问题。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6.数据链路层协议是( )。

A.为终端节点隐藏物理拓扑的细节 B.定义数据格式

C.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 D.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传输

17.当数据由端系统A传送至端系统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表示层

18.协议是指在( )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A.同一节点的上下层 B.不同节点 C.相邻实体 D.不同节点对等实休 二、综合应用题

在OSI模型中,各层都有差错控制过程,指出以下每种差错发生在0SI的哪些层中? (1)噪声使传输链路上的一个0变成l或一个l变成0。 (2)一个分组被传送到错误的目的站。 (3)收到一个序号错误的H的帧。

(4)一台打印机正在打印,突然收到一个错误指令要打印头回到本行的开始位置。 (5)一个半双工的会话中,正在发送数据的用户突然接收到对方用户发来的数据。

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B 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是抽象的,它不包括各层协议及功能的具体实现细节。

2.C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而体系结构是抽象的,它不包括各层协议及功能的具体实现细节。

3.D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输实际上使有效数据在PDU中所占的比例更小。其他各项均为其优点。

4.C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计出了开放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即7层网络参考模型,但实际执行的国际标准是TCP/IP标准。

5.D A、B是物理层的功能,C是网络层的功能,D才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6.D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其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封装成帧、流量控制、差错校验、数据重发等。网络层和传输层具有拥塞控制功能,而数据链路层则没有。

7.B OSI参考模型表示层的功能有:数据解密与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8.C 只有传输层及以上各层才称为端到端,B、D错。会话层管理不同主机间进程的对话,而传输层实现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

9.C 本题容易误选D。ISO/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参考模型在网络层仅有无连接的通信,而在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

10.B 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而网络层提供点到点的通信。关于端到端通信和点到点通信的区别见疑难点讲解5。

11.B、D、C、A、B 在计算机网络中,流量控制指的是通过限制发送方发出的数据流量,从而使得其发送速率不超过接收方能力的速率的一种技术。流量控制功能可以存在于数据链路层及其之上的各层。目前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主要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不过,各层的流量控制对象不一样,各层的流量控制功能是在各层实体之间进行的。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实现了比特流在传输介质上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实现相邻节点之间即点到点的数据传输。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际互联等,实现主机到主机的通信;传输层实现主机的进程之间即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1 2.B、C、D、C、A在OSI参考模型中,抽象上讲,在对等层上传送的数据,其单位都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具体地讲,在传输层叫报文,在网络层叫分组,在数据链路层叫帧。

1 3.A 协议是网络上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时所共同遵守的约定,没有协议的存在,网络的作用也无就从谈起,在因特网中应用的网络协议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TCP/IP协议,它是因特网的核心技术。

1 4.A TCP/IP的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考察IP首部,如果是面向连接的,则应有用于建立连接的字段,但是没有;如果提供可靠的服务,则至少应有序号和校验和两个字段,但是IP分组头中也没有(IP首部中只是首部校验和)。因此网络层提供的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服务。通常有连接、可靠的应用是由运输层的TCP实现的。

1 5.C 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并负责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可以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或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

1 6.A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端到端传输的是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提供点到点的传输。而C项是物理层的功能。

1 7.A物理层以0、l比特流的形式透明地传输数据链路层递交的帧。网络层、应用层 都把上层递交的数据加上首部,数据链路层把上层递交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 1 8.D 协议是为对等层实体之间进行逻辑通信而定义的规则的集合。 二、综合应用题 解答:

(1)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正确地、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2)网络层。网络层的PDU称为分组,分组转发是网络层的功能。

(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帧,帧的差错检测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应用层。打印机是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运行的是应用层的程序。 (5)会话层。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进程进行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