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b3d41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a

但顺顺只回答了二老的去向,没有说二老对婚事的态度。老船夫一心想了解二老的态度,因此肯定会追问下去。所以增加的这句话可以更好地体现老人为翠翠争取幸福的急切的心情。

示例二:这个改动不好。在小说里,顺顺听到老船夫问“二老呢,”,明白老船夫想了解二老的态度,但没有正面回答。他已经估计到老人会追问下去,因此“不让老船夫再开口了”,用一番话提前堵住了老船夫的嘴。这一方面体现了顺顺的精明,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不愿意和老人多谈,表现出他对这位“老而好事的船夫”不满的心理。如果增加老船夫的这句问话就不能体现顺顺的这些心理。

示例三:这个改动好。老船夫想知道二老对婚事的想法,因此问“二老呢,”,但顺顺没有正面回答。此时老人明白如果二老愿意,则翠翠的婚事还有一线希望;因此非常急切地想明白二老的态度。这种内在

的、复杂的心情通过电影表现比通过小说表达要难,而让电影中的人物自己说出来是较好的选择,可以方便观众理解人物的内心。因此增加这句问话有利于在电影中表现老人此时的心情。

示例四:这个改动不好。老船夫想知道二老对婚事的想法,因此问“二老呢,”,但顺顺没有正面回答。顺顺对老船夫有点厌烦,心里是冷冷的;老船夫则心急如焚。这是一场心理活动丰富的戏,如果通过增加老人的问话直接表达,就显得有点直白。其实电影艺术还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情、眼神、动作等来表现心理,可以让演员“演出来”而不是“说出来”。因此不增加这句问话可以“此时无声胜有声”,让表演更具观赏性。 选答题 四(13分)

14.(1)甲:hào 乙:骼(2分) (2)C(3分) (3)B(3分)

(4)示例一:我同意观点一,因为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典构成的。如果我们不读《论语》《老子》就无法了解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就无法传承,人们的道德标准就会丧失,社会因此陷入混乱,民族的发展也会出现危机。

示例二:我不同意观点一,作者认为经典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定海神针,因此得出“如果经典被遗忘,那人类必将毁灭”这样的结论,夸大了经典的作用。世界上有的民族至今没有经典著作,甚至没有文字,但他们却依然存在发展着。 示例三:我同意观点二,因为经典早已成为我们历史经验的一部分,当我们阅读经典时,我们的人生经验会与经典发生共鸣,产生共识,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让我们彻悟人生道理。

示例四:我不同意观点二,作者认为要想大彻大悟就必须读经典,这是片面夸大经典的教化作用。人获取知识、提升智慧、彻悟人生的途径是多样的,如劳动、学习、游学等,阅读经典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作者的这个观点过于绝对了。 (5分。表明态度,1分;引用观点,2分;分析解说,2分) 五(13分)

15.(1)甲:chǐ 乙:漪(2分) (2)B(3分) (3)D(3分)

(4)示例一:我选择“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对联所写书房既有如“陋室”般朴素淡雅,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也体现出主人在一方宁静的天地中,宁心静气赏读古今佳作,浸润于翰墨书香之中的恬淡心境。它与我理想中的书房相符。

示例二:我选择“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室生光”。对联描写的书房,虽然没有“书斋”的器物之美,也比不上江南藏书楼指不胜屈的藏书,主人却能于此静心读书,内心似名士般宁静澄澈。这样的读书生活正合我意。

示例三:我选择“竹荫遮几琴书润,花气熏窗笔砚香”。对联中的书房窗外翠竹茂盛,竹影在案几上摇曳,窗下花香飘散,书房陈设虽不讲究,主人也可在此读书抚琴,享受“调素琴,阅金经”的乐趣。书房朴素清新的格调,正合我清静淡泊的情趣。

示例四:我选择“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墨足风流”。对联中“一室图书”是我理想中书房的写照:即使没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新景色,但一室满架的图书集“百家文墨”精华;“自清洁”“足风流”也恰好反映了我读书以求精神“清新淡雅”的志趣。

(5分。选择对联,1分;书房特点,2分;说明理由,2分) 六(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 分 细 则 类 别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中心突出,叙述动:?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

具体、得当,有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一类卷 议论、抒情。 准确,流完整, 的,获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

(35,40分) 观点鲜明,分析畅, 得体。 严谨。 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 深刻并与事例项突出的,获得满分);?具备 紧密结合。 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 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中心明确,叙述动:?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 比较具体、得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

当,有议论、抒的,获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二类卷 准确,连贯, 完整, 情。 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30—34分) 大致得体。 有条理。 观点明确,分析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

较深刻,能与事分);?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 例较好结合。 另两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 减分。

基本能叙述一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件事情,但不够基本完三类卷 基本通顺, 动:?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具体。 整,条理(24—29分)有少量语 的,获得基准分;?其中语言项观点基本明确,基本清 病。 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另有分析并与事楚。 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例基本一致。 审题有明显偏 差或中心不明

确。叙述不具以2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

体。 不够完动:?凡属上述情况的,获得基四类卷 病句 审题有明显偏整,条理准分;?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23分以下) 较多。 差或观点不明混乱。 情加分;?全篇更差一些的,22

确。没有分析,分以下。 事例不足以说 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