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c512dacfc789eb162dc8b3

氮比的要求有 —定的差异。

16.举例说明矿质元素对食用菌的作用。

答:矿质元素是食用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构成菌体的成分;作为酶 或辅酶的组成部分或维持酶的活性;调节渗透压、氢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等。食用菌在生 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矿质元素等。

磷是构成食用菌细胞中主要物质核酸、磷脂或辅酶等的组成元素。磷可参与代谢转化中的磷酸化过程,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在高能磷酸键中贮存能量。磷酸盐还是重要的缓冲剂 之一。食用菌利用磷的形式一般是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肌醇六磷酸钙镁、磷酸 甘油酸钠等。

硫 是构成食用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生物素、硫胺素、 硫辛酸、辅酶I、环化胆碱硫酸、含硫或巯基的酶等的组成元素。

镁 主要影响酶系统的活性,是己糖磷酸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肽酶、羧化酶以及与磷酸 代谢有关的酶的激活剂。镁在细胞中还起着稳定核糖、细胞膜和核酸的作用。 钾 是许多酶的激活剂,钾对糖代谢有促进作用,钾还可以控制原生质的胶态和细胞膜的 通透性。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除了可以作为钾源以外,还对调节和稳定13只值起重要的作用。

钙 是某些酶的激活剂,对维持细胞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有一定作用,还与控制细胞的透性 有关。食用菌的钙素来源为各种水溶性的钙盐。

微量元素铁、钴、锰、锌等微量元素对食用菌的生理作用也很重要。铁是细胞色素氧化 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辅酶铁卟啉的组成成分,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钴是维生素氏2 的成分;铜是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组成成分。 17简述草菇的栽培特点。

①温度髙:菌丝生长要求35度左右,出菇要求30度左右; ②生长快:从接种到采收仅需要2星期左右; ③产量低:一般生物学效率在15%~30%;

④易开伞:每天采收2次以上,采后要及时销售。 18.简述食用菌深加工的特点。

答:食用菌的深度加工是利用分离提取技术,除去食用菌中的糟粕,提取其精华成分而生产成 的产品。 特点:它使食用菌本身的质地、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产品的外表特征反映不出加工前 食用菌的特征,它只是浓缩了该食用菌的精华成分。 1.举例说明菌柄与菌盖的着生关系的种类。

①中生一一菌柄着生于菌盖的中央,如双孢磨菇、口蘑、草菇、金针菇等; ②偏生一菌柄着生于菌盖的偏心处,如香菇等; ③侧生^菌柄着生于菌盖的一侧.如侧耳等。 2简述温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食用菌的代谢活动和生 长繁殖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开始产生不良影响时,如果温度继续 升高,食用菌的细胞功能就会受到破坏,以致造成死亡。 ②各种食用菌按其生长速度可分为三个温度界限,即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 生长温度,超过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的范围,食用菌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因 此.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温度的调节,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抑制或杀死有害杂 菌.保证食用菌的稳产高产。

③不同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食用菌 在

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 19.举例说明食用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答:食用菌在自然界中常与其他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共处同一环境中,彼此间发生着复杂的 关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伴生:伴生关系是微生物间的一种松散联合,在联合中可以是一方得利,也可双方互利。 银耳与香灰菌就是一种典型的伴生关系。

(2)共生:有些食用菌能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彼此受益。能与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 菌根真菌。菌根真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养料提供给植物,并分泌吲哚乙酸等物质,刺激 植物根系生长,而植物则把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给真菌。 (3)竞争:竞争是生活在一起的两种微生物为了自身生长而争夺有限的养料或空间的现象。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污染杂菌,一旦杂菌的生长占据了优势,将会导致整个食用菌生产的失 败,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防治杂菌生长。常见的竞争性杂菌包括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 及酵母菌等。

(4)拮抗:拮抗是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使环境条件改变,从而抑制或杀死 用菌蔺丝生长有拮抗作用。 (5)寄生:寄生是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表面或体内,前者从后者的细胞、组织或体 液中取得啻养^常使寄主发生病害或死亡。

(6)哨食:危宵食用菌的鼠类、螨类和昆虫的幼虫,通常啃食食用菌菌丝或子实体造成减产或降低商品价值。

4.简述银耳母种的制作方法。

答:银耳的阑种是银耳和香灰菌两种阐的混合体.人工栽培的银耳菌丝体的健壮生长和子实 体的生氏发疗都箔要与杏灰菌混合培养,即将两种相应的菌丝体混接在一种培养基上的过程。

制作母种时,先在培养基上接种银环菌丝,当其长成直径约1厘米的菌落时,在离银耳菌丝 2厘米!处接种香灰菌丝.等两者长在一起时,母种的制作即告成功。 20.法栽培食用菌时.如何减少通风对菇房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答:山外界温度超过最适出菇温度时^夜间或早误通风; 外界温度低于最适出菇温度时,中午气溢高时通风; 二外界湿度低时喷水后通风。

21.简述盐水双孢蘑菇的生产过程。

(1)漂洗护色采下的新鲜蘑菇削平菇柄,用0.5%的氣化钠溶液漂洗,以除去菇体表面 的杂物和护色。

(2)漂烫(杀青)清水或将5%一6%的盐水烧开,倒人漂洗过的双孢蘑菇,煮至蘑菇熟而 不烂。

(3)冷却将漂烫的蘑菇立即放人流动的冷水中冷却或用4?5只水缸连续轮流冷却。 (4)盐溃盐溃方法有两次盐溃法和多次加盐盐溃法2种。 两次盐溃法:先把菇放到浓度为15%?16%的盐水中盐溃3?4天,然后将菇捞起,沥干, 再放到23%?25%盐水内。有条件的,在开始几天,最好每天转缸1次,发现盐水浓度低于 20“时,应立即加盐补足,或倒出一部分淡盐水,再倒人饱和盐水调整。盐溃1周后,当缸内盐 水浓度不再下降,稳定在22波美度左右时,即可装桶。 多次加盐盐溃法:将冷却后的蘑菇装人木桶(或陶瓷缸中〉,每天加人一定量的食盐(为菇 和盐水总重量的4%?5%),使咸度每天提高4?5度,直到咸度稳定在22波美度以上时,停 止加盐。

(5)装桶与调酸将已盐溃好的盐水蘑菇捞起,沥去盐水,装人塑料桶内。然后在桶内灌 满新

配制的22波美度的盐水,用0.4%~0.5%^柠橡酸溶液调节值至3?3.5,并加盖封存。评分标准:每项2分,两次盐溃法和多次加盐盐溃法答对一项即可得2分。 22.简述食用菌初级加工的特点。

答:(1)原料外貌没有发生巨大变化,从加工产品的形状、特征仍能识别出食用菌的种类。 初级加工技术比较简单,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也可以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2)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主要有盐渍技术、糖渍技术、干制技术、罐藏技术和速冻加 工技术。

23.食用菌生产中发生竞争性杂菌的原因有哪些? 答:(1)装料不当。

(2)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3)菌种不纯,有杂菌污染。

(4)接种过程无菌操作不规范引入杂菌。 (5)培养环境不清洁增大了杂菌污染机会。

24.写出食用菌栽培袋的常压灭菌和蒸汽高压灭菌的特点及其所用的温度、压力和时间。 答:高压蒸汽灭菌的特点是灭菌速度快,时间短,灭菌彻底,但每次灭菌量少,而且投资较高。通常需用1. 4?1. 5kg/cm2的压强温度约127℃,灭菌1. 5?2h。常压灭菌的特点是灭菌温度不髙,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易破坏;同时常压灭菌灶容量 大,投资小,经济实用,其不足之处是灭菌所需时间长,能源消耗量大,有时会灭菌不彻底。通 常用自然压力的蒸汽〔100℃)进行灭菌,温度达到100℃后保持8?12小时或更长。 25.如何用贴附法做平菇的孢子分离?

答:(1)将接种针在酒精灯上灼烧,然后将接种针迅速插人斜面培养基的中间位置,使产生 的水蒸汽冷凝到试管壁上,再用接种针勾取一小片刚破膜的成熟菌褶,贴附于与斜面相对应的 试管内壁上,并使试管斜面朝上,平放在培养箱内,过数小时后,在试管斜面上就落下(2)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将贴附在试管壁上的菌褶取出,并用接种环将孢子涂散,使其 均匀分布在整个试管斜面上。

(3)将试管放人25℃温箱中培养1?2周,观察菌丝生长情况,选菌丝纯洁、粗壮、生长旺 盛的试管进行保存并做出菇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