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河北省沧州沧县高中联考2019年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0份试卷合集)河北省沧州沧县高中联考2019年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13c04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1

19.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

A.我们公司刚成立不久,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垂询,我们将在提供房地产投贸策略方面鼎力相助。 B.大学同学20年聚会定在明天,可我身体欠安,不能前去参加,实在是十分遗憾的事。 C.从我家楼上能看到附近超市的门上闪烁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D.2018年高考出现奇葩事,老人跳广场舞,拒绝让步高考,认为高考是白天的事,晚上必须得跳,不能阻止他们锻炼身体,还说:“身体不好了,谁垂怜我们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自噬作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细胞活动,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己吃自己。动物细胞中很多细胞活动都在细胞质中进行。由于生理生化反应多而夏杂,① ,致使细胞活动受到影响甚至停滞,在这种情况下,自噬作用就非常重要:将淤积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等代谢残渣清除掉,② 。清理细胞质能让细胞重获新生,对于神经细胞这类不可替换的细胞来说,③ 。神经细胞一旦分化成熟,就会保持当前状态,直到母体生物死去,它们没有其他方式来恢复和维护自身功能。 21.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例证,另写一段话,要求和文段论点一致。(6分)

“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得有个多取向的思路。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单线的,从A到B是一种思考,从B到A又是一种思考,如果你能反复地思考、比较、对证,你对一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思想就会丰富许多。比如我们过去常常讲,“大河不满小河干,小河不满渠沟干。”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思考一下,反方向的道理是否也能站得住脚?即如果渠沟里面没有水,小河里面也没有水,那么大河里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在2018年央视推出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了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在今年春节火了。——摘自络

材料二:“燃文化”是从腾讯视频2018年暑期提出的“好时光一起燃”这一主题衍生而来的新型文化体。它体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和热血的状态。——摘自络

材料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请结合任意两则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能套作。

高一期末考试答案 语 文

1.(3分)【答案】B(A选项中提到3000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海域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 C选项,卫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不能控制浮标的工作,这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了解到。 D选项,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绘制海洋气象图是科学家的一个愿景,也不属于这个方案。这道题就是典型的选项与文章比照出结果。) 2.(3分)【答案】B(A选项相关文句在第二段第一行可以找到,C选项可以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D选项可以在文章第四段最后一行中找到。B选项主要看文章的第二段,根据常识我们也应当了解,海洋在与大气层的关系中怎么可能仅仅是被动呢?它们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道题难度系数并不高,还是考查选项与文章相关文句比照。)

3.【(3分)答案】A(推断题,需要对文章的的科技知识有所了解,B选项调控热带海洋洋流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C选项人们也无法因为关注“锁孔”而达到预报全球气候变化。 D选项“阿尔戈斯”方案只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可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4. (3分)答案: D; 【解析】.A.第二自然段文字应为插叙。B.村民起初不大乐意举家返乡,“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最终是他“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C.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村民们按照各自本来的习惯生活,一切都很自然,无需人为地“导演”,并未说“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5. (6分)①第一处,雪景以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更能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②第二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喜和遗憾,推动故事发展,突出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③第三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6. (6分)示例:(1)因为村民们不是要到外面做生意,就是已经搬迁到城镇居住,虽然对于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有着美好记忆和诸多不舍,但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

(2)这便反映了一个问题,即现代社会中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缕缕乡愁”。

(3)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习俗等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对于年俗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个令国人尴尬而心痛的话题。

(4)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迫在眉睫,值得大家深思。7.(3分)D “电压低、线路短”错误,原文是“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8. (4分)B E A项,误解文意,“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不是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C项,对图形分析错误,“增加的数量减少”分析与原图不符。D项,表述与图形所示不符,从图中累计装机增长率曲线来看,有提高有降低,如2018年累计装机YoY就明显比2018年降低。9.(5分) ①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②风电能源补贴项目逐步解决、时效提速。③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④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补贴时效也将提速”;“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

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抓住这四个关键句子,摘取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即可。10.(3分)B(“侧”是名词作状语,“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幽暗昏惑”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11.(3分)D 写悲古书不存在,以致后世传错了。

12.(3分)C “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错,作者没有说古人不深刻。 13.(10分,每题5分)(1)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2)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 (4分)【答案】A E(4分,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4分)

15.(5分)【答案】愉悦之情:莺歌燕舞、春意深厚。(2分)→惜春之情:东风已逝,蔷薇花开,只留下一抹荒烟。(2分)→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漂泊在外,愁思满怀,怕见落花,怕听杜鹃啼叫。(2分) (三)16.名句默写(6分)【答案】(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3分)C 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矫枉过正,矫:纠正,变弯为直。 枉:弯曲。正:直。过正:超过了正常限度。为了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正常限度,结果反而又弯向另一边。比喻纠正谬误、错误或偏差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反而又陷入另外一种错误或偏差之中。一般含有贬义。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受到好的影响。方兴未艾,方:正在。兴:起始;兴起。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革命形势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涣然冰释 , 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改弦更张,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18.(3分)【答案】 A(B.不合逻辑,“缩小“后不可以用倍数,应用分数或百分数。C.搭配不当,“加快”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加快改革创新激励政策的步伐”。D.成分残缺,在 “以治病作为中心”前加“把”。)

19.(3分)【答案】C( A.“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不能用于自己。B.“欠安”是婉辞,称人生病,不能用于自己。D.“垂怜”是敬辞,称对方( 多指长辈或上级) 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

20.(5分)①经常产生大量残渣 ②恢复正常的细胞活动 ③这个过程尤为重要(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超过要求,酌情扣1分)

21.(6分)(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思考一下,反方向的道理是否也能站得住脚?即“己之所欲”就能施与他人吗?或者“己所不欲”,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都不能施与他人吗?(句式一致2分,表达明确2分,逻辑正确2分)

22.(60分)【写作提示】本题是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前两则材料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小诗《苔》”和“燃文化”,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青春”“不到处”“如米小”“学牡丹开”“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热血”等。第三则材料是鲁迅的一句话,关注“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等内容。

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写作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重点要做到“小切口、突中心、深阐发”,切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荧荧烛光,亦能照亮青春;“燃文化”是时代之所需;青年人就应该怀抱着梦想去奋斗;年轻人要战胜挫折、积极进取;找准方位,燃烧青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