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689fdeed630b1c58eeb572

第21页(共32页)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产出的增加,一般用人均GN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来表示。P82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更多的产出,而且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如结构变革、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已考)P82

3、制度——指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可分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等三种类型。P85

4、经济发展模式——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P87

5、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P82

★6、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P82 ★7、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GDP所消耗的资源价值,再减掉创造GDP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P83 8、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P87

9、宪法秩序——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使制定规则的规则。P42、P85

10、制度安排——这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它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P86

11、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意识形态,是与对现实契约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相连的,它对于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P86

1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P84 二、简述题

1、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12年)

经济增长是产出的增加,一般用人均GN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更多的产出,而且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如结构变革、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

2、为什么人均GDP或GN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12年) P82-83

人均国国民生产总值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规律水平。因为:(1)它没有反映分配情况;(2)人口增长如果与产出增长相当或大于产出增长率,可能影响发展,特别是人口基数大的国家;(3)汇率因素及“非市场”产品和劳务影响,使得往往缺乏国际可变性。(4)没有反映获得产出的代价如环境污染等,也没有反映社会福利状况。(5)不能反映生活质量。作为经济总量指标,人们批评最多的一般是以下几点:它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能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衡量效益、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能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不能衡量分配,更不能衡量诸如社会公正、快乐和幸福等价值判断。

3、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体制模式的转变)?(13年) P84-85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生产的外延扩大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2)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同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衡量的,而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制创新。

体制或制度因素之所以影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创新的这一功能与体制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有关。(A)体制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设置了行为规则(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的如宪法、成文法、契约制度;非正式的如习惯等),从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的改变,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B)体制创新可通过建立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C)有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伦理道德规范,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激励成本调动行为人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增长。(D)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第22页(共32页)

可见,体制不仅决定经济增长的绩效,而且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09年、12年) P88

(1)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无从谈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充分顾及资源的临界性,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

(2)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的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地按“共同性原则”办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护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论述题

1、试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04年)

(1)制度的概念。制度—本章是指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宪法秩序—宪法是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二是制度安排—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经济增长主要被看作制度变迁的结果。制度通过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等环节影响经济增长。

A、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大小与一定的产权结构直接相关。有效率的产权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它使人们在与别人的交换中形成合理预期)和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产权不清晰会通过增加交易成本而限制经济增长。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

B、国家。国家决定产权结构。1.(界定产权本身要花费成本,有效率的交易须明确界定产权)国家界定产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因为国家拥有“暴力潜能”,由国家界定和保护产权,自然可以降低交易费用。2.国家通过界定产权,及时获得一切关于破坏产权行为的信息,并对破坏产权行为进行制裁,从而保护产权主体的利益。

C、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关系到对不付费搭车问题的解决。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解决搭便车问题,基本目标在于给各种集团以活力,使他们能对简单的、享乐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2、试论科学发展观。P89-91

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邓小平理论和

第23页(共32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全面发展,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远发展。

(3)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时,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统筹兼顾”。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七大报告提出八个统筹。

(4)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对丰富和完善发展观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而且为中国实现人民的发展权提供了根本指针。

首先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提供了价值观念、指明了价值目标。 其次,拓展了发展观的范围,完善了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再次,指明了发展观的实现途径。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一、名词解释

第24页(共32页)

1、二元经济结构——指以城市工业部门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P93

2、二元对比系数——指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取值理论上处于0到1之间,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呈反方向变动。P93 3、比较劳动生产率——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或收入比重)与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每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P93

4、二元反差系数——指工业或非农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取值理论上处于0到1之间,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呈正向关系。P93

★5、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依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国民经济可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P95 6、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是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广义的产业则是指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P95

7、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指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过程。P96 8、“后起者优势”——就是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P99 二、简述题

1、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P94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1)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劳动生产率低;(2)城乡差别、地区差距扩大。(3)城乡收入差距拉大。(4)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

(1)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实现积累。

(2)传统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国家投资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对农业及与农业相关产业投入不足。

★2、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P96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1)社会需求。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结构、个人消费结构、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和投资结构等。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市场导向。

(2)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

(3)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状态。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

(4)资源供给。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等的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讨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P94-95(一般不会考)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

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等,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然而,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最重要根源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维系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性因素排除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剥夺了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权力;中国特色的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工业部门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而同量资本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越来越少。所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农村工业化与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城市化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