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最新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章末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6f4ce3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f

随着一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有多糖类荚膜的保护,能在小鼠体内增殖,使小鼠免疫力降低,对R型细菌、S型细菌的杀伤力减弱,导致R型细菌、S型细菌增殖加快、数目增加。

12.检测某生物样品中碱基比例,其嘌呤含量和嘧啶含量不等,则该生物样品不可能是( ) A.大肠杆菌 C.T2噬菌体 答案 C

解析 在双链DNA中嘌呤(A+G)=嘧啶(C+T),单链RNA中嘌呤(A+G)不一定等于嘧啶(C+U)。对于大肠杆菌和人体细胞来说,体内有DNA和RNA,嘌呤(A+G)不一定等于嘧啶(C+U+T),流感病毒体内只有RNA,单链中嘌呤(A+G)不一定等于嘧啶(C+U)。T2噬菌体只有DNA,嘌呤(A+G)一定等于嘧啶(C+T)。

13.以下四个双链DNA分子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 A.A占25% C.G占25% 答案 B

解析 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表现在相对稳定的双螺旋结构;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氢键含量越高,稳定性越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计算四个双链DNA分子中含G≡C碱基对最少的稳定性最差。A项中G+C=50%;B项中G+C=40%;C项中G+C=50%;D项中G+C=60%。 14.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与之发生共存,甲为噬菌体DNA,乙为细菌DNA,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B.T占30% D.C占30% B.流感病毒 D.人体细胞

A.细菌生理机能会受病毒影响 B.甲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图示结构在细菌的细胞核内 D.细菌性状改变,不再受病毒影响 答案 A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会导致细菌裂解,细菌的性状受到影响,A正确,D错误;噬菌体无

5

核糖体,B错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ATGTG

15.若有一个控制有利性状的DNA分子片段为TACAC=====,要使其数量增加,可进行人工复制,复制时应给予的条件是( )

①ATGTG或TACAC 模板链 ②A、U、G、C碱基

③A、T、C、G碱基 ④核糖 ⑤脱氧核糖 ⑥DNA聚合酶 ⑦ATP ⑧磷酸 ⑨DNA水解酶 A.①③④⑦⑧⑨ C.①②⑤⑥⑦⑨ 答案 D

解析 DNA复制时需要以ATGTG或TACAC模板链作为模板,以A、T、C、G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16.(2017·枣庄八中检测)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2n=20)置于不含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了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1个细胞中被P标记的染色体为40条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个细胞中被P标记的染色体为40条 132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2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答案 D

解析 若进行有丝分裂,经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都被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具有P标记的染色体为20条,然后随机进入2个子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P标记染色体的子细胞可能有2个、3个或4个,A、C项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着丝点分裂,所以1个细胞中被P标记的染色体为20条,B项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只复制一次,细胞经过连续两次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含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D项正确。 17.下列属于基因的是( ) A.控制抗体合成的DNA片段

B.组成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序列 C.组成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

32

32

32

32

323232

32

32

B.①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⑥⑦⑧

6

D.含有编码淀粉酶遗传信息的DNA分子 答案 A

解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非任意的DNA序列,A正确,B错误;含有编码淀粉酶遗传信息的DNA分子中可能存在无遗传效应的片段,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基因。

18.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表明绿茶具有抗癌作用,根本原因是由于绿茶细胞中具有( ) A.多酚 C.BCL—XL蛋白 答案 B

解析 材料指出多酚能抗癌,但多酚不是蛋白质,因而不是由基因直接控制的,所以多酚的合成需要相应的酶催化。

19.由5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按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可分为多少种,说明了DNA分子的什么特性( )

①50种 ②4种 ③4种 ④遗传性 ⑤多样性 ⑥特异性 A.①④ C.②⑥ 答案 D

解析 一个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有4种(其中n为碱基对的数目),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0.下列关于基因、遗传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C.不同生物体内的所有基因都是不相同的

D.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蕴含着遗传信息 答案 C

解析 不同的生物个体内可能含有相同的基因,如不同人体内的胰岛素基因是相同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2分)下图为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n4

50

25

B.多酚酶基因 D.BCL—XL蛋白酶

B.②⑤ D.③⑤

7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和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型细菌转化成________型细菌。

(3)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_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________性的________型细菌。 (4)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多糖 蛋白质 R (2)DNA 部分R S (3)S 毒 S (4)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5)不能。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解析 ①②③分别表示用多糖、蛋白质、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从图解中可以发现只有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才会出现S型细菌,同时把转化成的S型细菌单独培养时,其后代都是S型细菌。本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2.(16分)如图所示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写出①至⑧的名称,并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