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福建省南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8cc0b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f

②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努力做到依法决策

④完善了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某地政府在行政决策中,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机制:决策信息广泛,决策程序规范,决策受民众监督。这说明该地政府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努力做到依法决策,③④适合题意;决策权属于决策机关,①错误;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3.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中央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职能的是 A. 全国政协 B. 全国人大 C. 国家监察部 D. 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C

【解析】我国形成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既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审计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又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和公民)。在中央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职能的是国家监察部,C适合题意;A、B、D均是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不适合题意。

24. 新华网载文指出,有的领导干部“宁肯不改革也不犯错误”。殊不知,不改革才是犯了大错误。要把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改革工作搞得好坏作为检验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材料观点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启示是 ①提升政治素养,提高行政效能 ②优化公共服务,树立政府权威 ③促进信息公开,审慎行使权力 ④敢于担当,克服懒政怠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要把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改革工作搞得好坏作为检验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启示政府工作人员提升政治素养,提高行政效能,敢于担当,克服懒政怠政,①④适合题意;树立政府权威不是目的,排除②;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和民族地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是如何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

【答案】①发挥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通过增加扶贫资金,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

②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转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

③重视教育和健康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政府是如何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教育和健康扶贫”,调动和运用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26.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了法律基石。在市场主体制度方面,强调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确立了主体平等的原则及民事主体责任。在市场行

为规则方面,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对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具体保护措施作出了规定,为市场主体(民事主体)按市场内在规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运行活动,提供了基础性法律规范的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民法总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答案】①民法总则完善了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②民法总则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促进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③民法总则完善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解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民法总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时把握设问中关键信息“民法总则”,调动运用市场规则、诚信原则、科学的宏观调控等有关知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细化分析意义。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享单车在我国出现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

材料一 据统计,在共享单车出现前,自行车在小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三种交通方式中的出行占比为5.5%,共享单车出现后变为11.6%,而小汽车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5%。共享单车运行一年来,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相当于减少了碳排放量54万吨,减少了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出行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节约了4.6亿升汽油。

材料二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单车企业都采取狂飙突进的激进策略,将精力主要用于单车投放。运营管理方面,以单车数量、用户数量为竞争方向。导致消费纠纷投诉不断,涉及内容包括押金、余额退还迟迟不到账,优惠券不能正常使用,客服电话难打等,制约着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发展共享单车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共享单车企业应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1)①改变居民消费方式,方便居民出行。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满足市场需求。②提高共享单车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消费体验。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解析】本题以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该题命题指导思想是重视基础、回归教材、重点知识重点考,基础技能重点考。 本题考查经济知识,设问指向展共享单车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消费的反作用、经济转型升级、、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有关知识回答。

【点睛】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