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文写作的认识与感悟(修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对公文写作的认识与感悟(修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949ef27c1cfad6195fa785

对公文写作的认识与感悟

公文写作是一种古老的职业,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章就是公文。在现代,公文写作是行使机关职能、部署和开展各项事务的重要载体、工具和基础性工作。重视公文写作,提高公文质量,是每一名机关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为什么要重视公文写作

(一)公文写作是机关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公文是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是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广义的公文,不仅包括文件,还包括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如果没有公文,机关工作很难正常开展。请求上级解决问题,要写请示;向上级汇报工作,要写报告;开会,要写讲话稿;安排部署工作,要发通知;与平行单位商洽工作,要写公函。机关工作内容繁杂、千头万绪,对机关干部的素质要求也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但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公文写作能力。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同志,公文写作不能不懂,不能不用,不能不学。 (二)公文写作是机关最难干的工作之一。古人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形容写作之难。公文写作,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与之相适应的技能水平,更需要吃苦耐劳,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有人说,秘书工作不是谁人都想干的工作,也不是谁人都能干的工作。也经常听到一些机

关领导同志感叹,现在最急需、最难找的是“笔杆子”。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公文写作要求我们要耐下心来坐十年板凳,写作是苦的,有时是乏味的。就像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才有成就。

(三)公文写作是最体现机关水平的工作之一。文稿是参谋服务的基本载体,其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机关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公文质量一定意义上就代表了所在机关的形象。如果机关文稿质量很高,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各方的好评,那么这个机关的整体形象就会大幅提升;反之,如果拿出的文稿文理不通、错字连篇、不知所云,机关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对个人来说,公文写作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技能,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一名机关干部,从他写的文章就可看出其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文字功底、思维能力、工作作风,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也可以这样讲,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必须具备的核心业务能力。

(四)公文写作是最能历练人的工作之一。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智力劳动,往往要调动撰写者、指挥者的多方面能力与知识,诸如思想水平、政策观念、工作经验、业务知识、写作修养以及公文语法、修辞、逻辑、网络等知识,是一个人思想、观点、知识、修养、能力、技巧等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公文写作的实践性、创新性很强,既没有刻板的模式,也无窍门可言,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在长期的

学习实践和潜移默化中去感悟和提高。从事文秘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同时,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文字工作固然辛苦,但非常锻炼培养人,许多优秀领导干部是从秘书岗位成长起来的,文字工作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一个优秀的文秘人员可能不是文武全才,但是政治素质应该是比较过硬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比较全面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应该是较为突出的,是耐得住寂寞、吃得了清苦、经得起考验的。从我们身边的干部看,公文写作能力比较出众的同志,多数都有很好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优秀人才看到了从事文秘工作的希望。

二、什么样的公文才算好公文

一篇好公文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体,正如一个人要表里如一一样。当然,内容大于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我们所追求的是要用好的形式来表达好的内容。

(一)要有思想。文章没有思想,就像人没有灵魂。思想来源于学习、观察、思考和提炼,照抄照搬、东拼西凑的文章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有也不是自己的思想。还有一些人循规蹈矩有余,求实创新不足,没有出处的话一句都不敢写,生怕越雷池半步,结果洋洋万言,没有一句是自己的。有些文章乍一看洋洋洒洒,细读却空洞无物,没有一句是实用、管用的。

(二)要有美感。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语言的运用如果缺乏技巧性和表现力,文章没有文采,是不可能传之久远、不可能有绵长的生命力的。说到文章之美,往往认为是文学作品的专利,对公文的印象则是刻板枯燥,与美无关。公文可以美,需要美,也应该美。在保证公文实用性的前提下,注重可读性,在追求内容真实表达的前提下,追求美,不但不会影响其实用功能,而且会相得益彰,“实”、“美”双全,使公文更能打动人心,收到更好的效果。实际上,公文中的美文层出不穷,商鞍的《变法令》、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等,都是情文并茂、美不胜收的好公文,在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公文历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三)要有亮点。一处驰名的景区,绝佳处往往只是其中一两个景点;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绝妙处也常常只是一两句话。一篇文章里有一两处创新出彩的点睛之笔、精妙之语,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可能流芳千古。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这些名言佳句,都是经典之言。

(四)要有规范。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它自身的规范要求。一是有规范的程序,二是有规范的格式,三是有规范的语言,四是有独特的风格。写公文必须遵循这些原则要求,符合规范。同时,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三段式”等老框框、老套套,避免出现“新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