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台州市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质量评估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bfde1db7360b4c2e3f6449

台州市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地 理2008.7

命题:康同杰(台州一中) 许江波(黄岩中学)

审题:施小森(台州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甲、乙、丙、丁四点分别表示我国领土的西、北、东、南端点,据图回答1~2题。

1.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读“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3~4题。 3.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纸工业发达,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便利 B.原料丰富 C.市场广阔 D.水源充足

4.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下列能够体现因地 制宜原则的是 A.北京——木材、废纸 B.广东——蔗渣、竹材 C.黑龙江——木材、竹材 D.湖北——秸秆、蔗渣

图3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人口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5~6题。

5.若箭头表示近几年制造业的迁移方向,则其转移的是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能耗、能源强度及电力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

机制纸及纸板年产量 万吨 >105~10万吨 3~5万吨 1~3万吨 2007学年

A.甲、乙 C.乙、丙

B.甲、丙 D.乙、丁

甲 乙 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丁跨越的纬度近50°,大部分为温带,小部分为热带 B.从甲到丙,经度相差60多度,东西时差达5个多小时 C.四地分属四个省级行政区 D.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西侧

图1

丁 图2

A.资金、技术 C.工业制成品 A. IT(软件)业 C.造纸工业

B.劳动力 D.资源

图3

6.B地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B.汽车工业 D.电子装配业

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据此回答7~8题。

项目 国家 人均能耗 (吨油当量) 能源强度 (吨油当量/1000美元) 电力强度 (千瓦小时/美元) 美 国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意大利 日 本 7.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8.96 4.24 4.37 4.29 3.50 4.31 B.英国

0.27 0.18 0.17 0.16 0.17 0.13 C.德国

B.改进能源利用技术 D.加强能源储备

0.36 0.24 0.27 0.23 0.23 0.22 D.日本

8.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读“我国沿30o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4),回答9~10题。 9.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7月均温 ③地势 B.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 C.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D.①7月均温 ②地势 ③年太阳辐射量

10.②曲线在甲处数值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C.距海近

B.云量多 D.纬度低

图4

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图5),完成11~12题。 A.相对高度变化大 C.西南季风影响大

B.地势高

D.位于山地背风坡

11.甲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12.乙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C.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高 D.10月——受亚洲低压控制,空气湿度大

图5

读图6,回答13~14题。

30年后碳化氢污染水平(估计)

13.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

15.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90年代后期美国的垃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0年②90年代后回收利用的垃圾总量增长最多 ③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 ④90年代后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有明显增长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控制污染技术下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 改进控制污染A.人口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人口素质决定了环境污染水平 C.降低出生率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技术但没有积极的控制污染政策下

改进控制污染技术且在积极的控制污染政策下

图6

14.该图揭示的人口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

读“美国20世纪后期垃圾总量及处理构成变化图”(图7),回答15~16题。

16.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垃圾能够化害为利回归土壤 C.废旧电池最适合做填埋处理 D.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

图8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数码所示区域与其地理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春到天府油菜黄 A.①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B.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C.③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D.⑥区温带落叶阔叶林破坏严重

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行驶在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图9中甲、乙两城市及丙山脉。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0~21题。

图8

B.垃圾占据大量土地,不会对水体、大气产生影响

图7

18.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19.深秋季节,一位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A.青藏线

B.陇海线

C.宝成线

D.京沪线

20.同学们考察发现甲市和乙市的主要工业部门不同,它们分别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108°

甲○ ■ ○ ▲○

丙 乙

○ 40° 112°

21.同学们到达丙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于是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110° 图9

C.海拔 D.人类活动

图10是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图11是该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2~24题。

22.该地区可能位于 A.山东丘陵 A.苹果树 24.该地区农业类型是 A.绿洲农业

B.混合农业

C.立体农业

D.灌溉农业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图12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 变化曲线。据此完成25~26题。 25.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① C.③ A.M C.O

B.② D.④ B.N D.P

B.东北平原 B.柑桔树

C.华北平原 C.椰子树

D.江南丘陵 D.油橄榄树

23.当地果木林中栽种的可能是

图10

26.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图12

图13为我国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回答27~28题。 27.该地区东部年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90° 95° 500 B.地处迎风坡,受来自印度洋飓风影响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锋面、气旋活动频繁,降水丰富

300 拉萨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