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黄简书法讲座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de9e30b9f3f90f77c61bc6

这个“也”字的右上角,又是哪两个节点复合呢?

黄简书法讲座第44课笔记:大圈的转

1.内旋和外拓

上一堂课讲了半圈规则,书法中的转圈,以半圈为一单位,

超过半圈就会引起绞锋。这是很基本,却又被人长期忽略的概念。王羲之第八代传人,唐朝大书法家虞世南对此有深入的论述。

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讲到行书时这样说:“行书之体,略同于真。……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请各位注意,这里出现了“内旋外拓”这四个字,我用红颜色标示,具体意思我等一下解释。

在讲到草书时,虞世南这样说:“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促,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这里又出现了“外拓”和“内转”。而且还有一

句话“左为外,右为内”。这六个字就是一把钥匙。没有这六个字,

我们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了。

在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右半圈是向自己这边拉过来,这就是内旋,然后左半圈是向外推出去,所以叫外拓。虞世南说“左为外,右为内”,就是这个意思。

在书法中,顺时针转较多,这 可能与

大多数人用右手有关。你看智永 这个草书“象”字,就是不断地写顺时针内旋圈。

如果你是逆时针转动,那就正好反过来了

,左半圈是向自己这边拉过来,成为

内旋,然后右半圈是向外推出去,这就成为外拓。举例来说,王

羲之《得示贴》,这个“也”字,最后一笔

就是逆时针内旋圈。又如“永”字八法第三笔“努”,也是逆时针内旋。

内旋是由外向内,外拓是由内向外,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它们的交会点,就是我上一堂课讲

的绞锋点。毛笔毫毛只所以会绞锋,就是因为行笔方向改变,由于摩擦力的关系,内圈毫毛和外圈毫毛就会交换位置,这样一来

就绞起来了。但再过半圈,毫毛又交换一次位置,绞起来的毫毛就回到原来的状态,绞锋也就自动消失。我把这一点称为纾结点,就是虞世南讲的“而环转纾结也”。

上一堂课我给大家看过这个“帝”

字,它下面连续有几个圈,因为不懂怎样避免绞锋,所以笔锋一过绞锋点外拓,就因绞锋而产生大量飞白。当它走到纾结点时,毫毛恢复原状,所以右半圈内旋就没有飞白了。

2.各体点画的内旋和外拓。

我们来看看,各种书体的点画是怎样运用内旋和外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