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01b974fad6195f302ba665

8.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14.Ⅱ型肺泡上皮受损时可发生

A.外周血管扩张 B.血容量增多 A.肺泡回缩力降低 B.肺顺应性增高 C.血液黏滞性增高 D.心肌缺氧 C .肺泡膨胀稳定性增强 E.肺动脉高压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常出现的酸碱平

衡紊乱类型是 A.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10.下列哪一项不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 A.休克 B.严重创伤、感染和烧伤 C.氧中毒 D.急性心肌炎 E.急性胰腺炎 1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最不可能是 A.细胞毒素直接损伤肺泡一毛细血管膜 B.中性粒细胞在肺血管中被物理性扣留 C.呼吸肌萎缩 D.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导致压力性肺水肿

E.氧自由基生成增多 12.肺性脑病的主要发病环节之一是 A.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 B.脑细胞内

酸中毒 C.脑疝形成 D.C02直接作用使脑血管收缩 E.脑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1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形成肺水肿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肺血管收缩形成肺动脉高压 B.肺微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肺淋巴回流障碍 E.肺泡一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

D.肺泡表面张力增加 E.肺泡毛细血管中血浆外渗减少

15.导致一患者PaO2为50mmHg(6.67kPa),PaCO2为70mmHg(9.33kPa)的因素最可能是 A.弥散膜厚度增加 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外周气道狭窄 D.肺泡膜面积减小 E.肺循环动静脉短路增加 16.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最可能是因为存在 A.肺功能性分流减少 B.死腔样通气 C.生理性分流量增加D.弥散膜增厚 E.肺通气功能障碍 17.重度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时刺激呼吸中枢的信号主要是

A.降低的PaO2和增高的PaCO2 B.增高的PaCO2 C.增高的[H+] D.降低的PaO2 E.增高的PaCO2和增高的[H+]

18.呼吸衰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机制是

A.反射性肾血管收缩 B.缺氧直接损伤肾脏功能 C.并发心功能不全 D.并发DIC E.并发休克 19.真性分流是指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未相应减少 B.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增多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21

E.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增厚影响气体交换 20.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发生机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

A.缺氧使脑细胞酸中毒 B.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使脑细胞酸中毒和脑血管扩张 C.缺氧使脑细胞内ATP生成减少

D.缺氧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缺氧使脑血管扩张

21.目前判断呼吸衰竭的主要依据是 A.呼吸困难的程度 B.发绀的程度 C.动脉血气的异常 D.酸碱度改变的程度 E.呼吸困难的形式

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最

主要机制是

A.缺氧和血液氢离子浓度过高所致的肺小

动脉收缩 B.血液黏度增高

C.肺小静脉收缩 D.心输出量增加 E.肺微血栓形成

2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阶段的主要病

理变化是 A.炎症细胞浸润使肺泡间隔增厚 B.肺泡内液体机化 C.肺间质水肿、肺水肿 D.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肺纤维化形成 24.肺泡膜病变时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

是 A.肺泡膜厚度增加 B.肺泡膜面积减少 C.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D.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短 E.呼吸耗能增加 25.下列哪项原因可以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A.呼吸肌活动障碍 B.肺泡表面活

性物质减少 C.胸膜纤维化 D.气管痉挛收缩 E.肺栓塞 26. 功能性分流可见于

A.肺血管收缩 B.慢性支气管炎 C.肺动脉炎 D. 肺动脉栓塞 E.肺内DIC形成

27.死腔样通气可见于

A.肺动脉栓塞 B.肺不张 C.肺实变 D.肺水肿 E.胸腔积液 【 答 案 】1.C 2.A 3.D 4.B 5.D 6.A 7.D 8.E 9.E

10.D 11.C 12.B 13.E

14D 15.C 16.E 17.D 18.A 19.B 20.B 21.C 22.A 23.C

24.A 25.D 26.B 27.A

?肝功能不全

1.肝性脑病的正确概念应是 A.肝脏疾病并发脑部疾病 B. 肝功能衰竭并发脑水肿 C.肝功能衰竭所致的昏迷 D.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紊乱性疾病 E.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神经综合征

2. 血氨增高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 B.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 C.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D.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正常活动 E.使NE活动性减弱 3. 胃肠道内防碍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22

A.胆汁分泌减少 B.蛋白质摄入减少 9. 严重肝脏病时氨清除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C.肠道细菌受抑制 D.血液中尿素浓度下

降E.肠内PH小于5 A.谷氨酰胺合成障碍 B.尿素合成障碍 4.肝硬化患者血氨增高的诱因可以是 C.不能以酰胺形式储存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内

A.胃肠运动增强 B.胃肠道出血 D.谷氨酸合成障碍 C.脂肪酸摄入减少 D.糖类摄入减少 E.丙氨酸合成障碍

E.肠道内细菌活动减弱

5.氨中毒时,脑内

A.谷氨酸↑,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谷氨酰胺↑ B.谷氨酸↑,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

谷氨酰胺↓ C.谷氨酸↓,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

谷氨酰胺↑ D.谷氨酸↑,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谷氨酰胺↓ E.谷氨酸↓,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

谷氨酰胺↑ 6. 氨对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的影响是 A.细胞内钾增多 B.细胞内钾缺乏 C.细胞内钠增多 D.细胞内钠缺乏 E.细胞内钙增多 7. 氨中毒患者脑内能量产生减少的主要机

制是 A.酵解过程障碍 B. 三羧酸循环障碍 C. 磷酸肌酸分解障碍 D. 脂肪氧化障碍 E. 酮体利用障碍 8. 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是

A.肠道细菌繁殖分解蛋白质和尿素增加

B.肠内氨经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内 C.体内氨生成增加,清除减少 D.肾脏产生的氨吸收入血增多 E.肝合成尿素减少

10. 碱中毒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 NH3↓、NH4+↑ B. NH3↑、NH4+↓ C. NH3↑、NH4+↑ D. NH3↓、NH4+↓ E. 早期NH3↑、晚期NH4+↑

11.肝性脑病出现扑翼样震颤的机制是

A.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B.GABA减少C.乙酰胆碱减少 D.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减少 E.假性神经递质取代多巴胺

12.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出后电位 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 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质弱 E.促进血浆氨基酸失衡

13. 肝性脑病患者服用肠道抗生素的目的是 A. 防治胃肠道感染 B. 预防肝胆系统感染 C. 防止腹水感染 D. 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 E. 抑制肠道细菌而减少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

14.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意识障碍的机制是

A.取代乙酰胆碱 B.取代去甲肾上腺素 C.抑制多巴胺的合成 D.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E.假性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

15. 肝性脑病时芳香族氨基酸入脑增多的机

23

制是 D.芳香族氨基酸分解减少 E.芳香族氨基酸利用减少

A.血氨浓度增加 B.血浆短链脂肪酸增加

C.血脑屏障破坏 D.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 【答案】

E.血浆硫醇含量增多

16. 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降低主要

是由

A.肝脏对胰高血糖素灭活作用减弱

B.肝脏对糖皮质激素灭活作用减弱

C.肝脏对肾上腺素灭活作用减弱 D.肝脏对胰岛素灭活作用减弱

E.肝脏对甲状旁腺激素灭活作用减弱 17.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 A.静脉点滴谷氨酸钠 B.给予足量碱性药

物 C.补充葡萄糖 D.补充钾盐 E.给予左旋多巴

18. 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A.消化道出血 B.利尿剂使用不当

C.便秘 D.感染 E.尿毒症 19. 肝性脑病时血浆氨基酸比例失常表现为

A.芳香氨基酸↑、支链氨基酸↑ B.芳香氨基酸↓、支链氨基酸↑ C.芳香氨基酸↑、支链氨基酸↓ D.芳香氨基酸正常、支链氨基酸↑ E.芳香氨基酸↓、支链氨基酸↓ 20. 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加的机制是

A.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加速 B.芳香族氨基酸异生增多 C.芳香族氨基酸排出减少

1.E 2.C 3.E 4.B 5.C 6.B 7.B 8.C 9.B 10.A

11.E 12.D 13.E 14.B 15.D 16.D 17.B 18.A 19.C 20.D

?肾功能不全

1.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 A. 原尿回漏入间质 B.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C. 肾小管阻塞 D. 肾细胞肿胀 E. DIC

2.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是

A. 急性肾炎 B. 磺胺类药物 C. 肾血栓形成 D. 休克 E. 尿路梗阻

3.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

A.肾小管原尿返流 B.肾缺血再灌注 C. 肾 小 管阻塞 D.肾小球超滤系数升高 E. 肾血管收缩 4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是 A. 氮质血症 B. 水中毒 C.高钾血症 D.稀释性低钠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5.肾小管原尿回漏主要是由于 A. 肾小管阻塞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C.肾间质水肿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