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天津市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3129a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8

专题能力训练十二 散文阅读

专题能力训练第28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到平江路去 范小青

在一个阴天,将雨未雨的时候,带上雨伞,就出门去了。

小区门前的马路上,是有出租车来来去去的,但是不要打车,要走一走,觉得太远的话,就坐几站公交车,然后下去,再走。

走到哪里去呢?是走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喜欢的地方,比如说,平江路,就是我经常会一个人去走一走的古老的街区。

其实在从前的很漫长的日子里,我们曾经是生活在其中的,那些古旧却依然滋润的街区,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我们的窗景,是我们挂在墙上的画,我们伸手可触摸到的,跨出脚步就踩

着它

了,我们能听到它的呼吸,我们能呼吸到它散发出来的气息,我们用不着去平江路,在这个

城里到处都是平江路。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糊里糊涂,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似乎有点清醒了,才发现,我们失去了财富,却又不知将它们丢失在哪里了,甚至不知是从哪一天起,不知是在哪一个夜晚醒来时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个新闻的时代,这些新闻告诉我们,古老的苏州正变成现代的苏州,这是令人振奋的,没有人会不为之欢欣鼓舞,只是当我们偶尔地生出了一些情绪,偶尔地想再踩一踩石子或青砖砌成的街,我们就得寻找起来了,寻找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每时每刻都踏着的、但是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老街。

这就是平江路了。平江路已经是古城中最后的保存着原样的街区,也已经是最后的仅存的能够印证我们关于古城记忆的街区了。

在喧闹的干将路东头的北侧,就是平江路了,它和平江河一起,绵延数里,在这个街区里,还有和它平行的仓街,横穿着的,是钮家巷、萧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悬桥巷、菉葭巷、胡厢使巷、丁香巷,还有许多,念叨这一个一个的巷名,都让人心底泛起涟漪,在沉睡了的历史的碑刻上,飘散出了人物和故事的清香。

在这座古城最早的格局里,平江街区就已经是最典型的古街坊了,河街并行、水陆相邻,使得这个街区永远是静的,又永远是生动活泼的。早年顾颉刚先生就住在这里,他从平江路着眼,- 1 -

写了苏州旧日的情调:一条条铺着碎石子或者压有凹沟的石板的端直的街道,夹在潺湲的小河流中间,很舒适地躺着,显得非常从容和安静。但小河则不停地哼出清新快活的调子,叫苏州城浮动起来。因此苏州是调和于动静的气氛中间,她永远不会陷入死寂或喧嚣的情调。以前来苏州游玩的郁达夫也议论过这一种情况,他说这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

这是从前的平江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走在今天的平江路上,仍然能够感受到昨天的平江路的脉搏是怎样地跳动着。我们一边觉得难以置信,一边就怦然心动起来了。 现在,我是踏踏实实地走在平江路上了。

世俗的生活在这里弥漫着,走着的时候,很有心情一家一家地朝他们的家里看一看,这是老房子,

所以一无遮掩的,他们的生活起居就是沿着巷面开展着,你只要侧过脸转过头,就能够看得很清楚,我不要窥探他们的生活,只是随意地,任着自己的心情去看一看。他们是在过着平淡的日子,在旧的房子里,他们在烧晚饭,在看报纸,也有老人在下棋,小孩子在做作业,也有房子是比较进深的,就只能看见头一进的人家,里边的人家,就要走进长长的黑黑的备弄,在一侧有一丝光亮的地方,摸索着推开那扇木门来,就在里边,是又一处杂乱却不失精致的小天地,再从备弄里出来,仍然回到街上,再往前走,就渐渐地到了下班的时间了,人多了起来。一个妇女提着菜篮子,另一个妇女拖着小孩,你考试考得怎么样?她问道。不知道,小孩答。妇女就生气了,你只知道吃,她说。小孩正在吃烤得糊糊的肉串,是在小学门口的摊点上买的,他的嘴唇油光闪亮的。沿街的店面生意也忙起来,河面上还是有一两只小船经过的,这只船是在管理城市的卫生,打捞河面上的垃圾,有一个人站在河边刚想把手里的东西扔下去,但是看到了这只船,他的手缩了回去。生活的琐碎就这样坦白地一览无余地沿街展开,长长的平江路,此时便是一个世俗生活的生动长卷了。

就这样走走,看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想头。但到平江路随便地这么走一走,心情就会起一点变化的,好像原本心里空空的,但是这么一走,心里就踏实了,老是弥漫在心头的空空荡荡、无着边际的感觉就消失了。我不是在平江路出生和长大,但是走一走平江路,就好像走进了自己的童年,亲切的温馨的感觉就生了出来,好像世世代代就是在这里生活的。

平江路上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不止一两次地去过耦园。但是我到耦园,却不是去赞叹它精湛的园艺,而是因为它是一处惬意的喝茶聊天的地方,或者是一个温婉的情绪着落点,也因去耦园的路,不用途经一些旅游品商店,也没有乌糟糟吵吵闹闹的停车场,沿着河,踩着老街的石- 2 -

块,慢慢地走,走到该拐弯的地方,拐弯,仍然有河,再沿着河,慢慢地走,就走到了耦园,其实就这样走,好像到不到耦园都是不重要的了。

在宋朝的时候,有了碑刻的平江图,那是整个的苏州城。现在在我的心里,也有了一张平江图,这是苏州城的缩影。这张平江图是直白和坦率的,一目了然,两道竖线,数道横线。这些横线竖线,已经从地平面上、从地图纸上,印到了我心里,以后我便有更多的时间,有更任意的心情,沿着这些线,走,到平江路去。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在平江路散步的一次经历,其间穿插对苏州旧貌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苏州悠久历史和古典文化的眷恋和怀念。

B.作者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个新闻的时代”,意在感慨时代变化之快,让人无所适从。 C.文章第9段插入顾颉刚对苏州旧日情调的描写和郁达夫的议论,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平江街区的特色。

D.文中写道,有人想往河里扔垃圾但最终没扔,可见平江路的人都很珍惜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地方。

E.文章以“去平江路”起,以“到平江路去”止,中间多次写到“走在平江路上”,首尾呼应,脉络清晰;语言亲切自然,又富有文化韵味。 答案:BD

解析:B项,“意在感慨时代变化之快,让人无所适从”理解有误。D项,“可见平江路的人都很珍惜这个充满怀旧气息的地方”曲解文意,文中只是写了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没有此意。 2.赏析第4段中画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比拟、联想(或虚写)、视觉触觉嗅觉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昔日到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古典韵味,表达了对苏州古城、古韵的热爱、怀念之情。

解析:从前句“在从前的很漫长的日子里……”可以看出,画线句写的是以前的苏州城,从这个角度赏析画线句,就有了着落。然后从修辞手法、效果、感情等方面进行赏析。

3.文章第7段说,“平江路已经是古城中最后的保存着原样的街区,也已经是最后的仅存的能够印证我们关于古城记忆的街区了”。结合全文,分析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 3 -

引出下文对承载着苏州历,:承上启下。承接前文对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现状的表

述参考答案也饱含着对平江路得以保存;史记忆的这一老街区的描写。流露出因为这种现状而产生的失落 而感到的庆幸和欣慰。

可以判断其,,从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分析。根据

这段文字前后的内容解析:语句的作用题 从两个“最后”可以看出作者失落、庆幸的感情。为过渡句,,文中也有多处文字关涉“去平江路”这层意思。联系全文文章题目是《到平江路去》,4.(1) 说说平江路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说出一个你心中的“平江路”,并参照本文列出你喜爱那个平江路让“我”热爱和眷恋,(2) 地方的理由。

又是生动活泼的。平江路是苏州

最后一个保存着原样的街区。平江路既是静的,参考答案:(1) (2)略平江路展现了普通人绵延不断的日常生活。平江路有许多保存下来的名胜古迹。 1~4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年是新的 老日子了。又,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在北方,

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

夹,,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

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

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 有辛酸也有快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日子,我回到那,,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看青山,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里。每天早晨,,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空气。吃过早饭,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养养神。大约是心情放松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手中往往要攥块石,,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妈妈知道我怕狗头。,,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全都到了成熟期我也许会在,天快黑了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生鱼类。这样的晚餐把它们,,: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 4 -

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我去香港两次,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八位作家进行文学交流,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此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有一天下午,走出地铁站后,觉得困倦难当,就到对面的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里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

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当参加座谈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返回哈尔滨。当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我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儿媳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新近出

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

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1段中用“老”字修饰“日子”,强调生活中总有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奠定全文深沉忆旧的基调。

- 5 -

B.作者自述怕狗的这件小事,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 C.描写“公园长椅上睡觉”是为了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 D.结尾批判某些垃圾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获得极大发行量,揭示了主旨。 E.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既指自然界的温度,又指现实社会的某种现象。 答案:AE

解析:B项,作者自述怕狗这件事,不在写怕,而在写家乡鸡犬相闻,充满生活气息。C项,“表现在香港的流浪感,如同乞丐一样”理解错误。“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是国外的情况,作者在公园长椅上睡觉是因为困倦。D项,对主旨的理解有误,本文的主旨是“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2.作者写了赴港一月的生活,请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香港生活虽然美好,却让作者感到单调疲惫,与上文作者沉浸在有韵致的家乡生活中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的议论,点明“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解析:作者在写赴港之前先写了家乡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家乡生活和香港生活的对比,体会作者的感情。同时,注意抓重点句,比较体会,如写家乡的,“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写香港的,“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 (2)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

参考答案:(1)运用比拟手法,赋予新年以生命,生动写出了新年喧闹与寒冷的特点,寄寓北方人的欢乐与辛酸。(2)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

解析:赏析句子可结合语境和全文主旨,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感情抒发等方面进行。 4.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②在香港,总不凋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