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复习(广东省专插本复习要点)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当代教育学复习(广东省专插本复习要点)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43658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23

2、国内外因材施教的主要形式:1)成绩分班2)智力分组3)内容分组4)双重进度的教学5)单元组织教学。

第5节 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多元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1、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MI)。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和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2、智力定义: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 需要的能力。

智力性质: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

2、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三元论(又称智力阶层论),智力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组成。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内涵

1、教学观:所倡导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因内容而变;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

2、学生观:倡导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学生无“差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都可成才。要进行赏识教育,扬长避短,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

3、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不以智力测验和学科成绩为重点,要多渠道、多形式、多情景评价。

三、脑科学与人的学习

1、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取得的进展:第一,大脑具有可塑性;第二,大脑各组成部分具有精细的分工,各部分之间也有协调;第三,大脑具有发展的潜能;第四,大脑具有认知与情绪的功能。 2、脑科学研究对学习的启示:①大脑具有可塑性,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机构和功能; ②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建构,要创设学习环境;③全面开发大脑潜能,促进大脑的整合式发展;④大脑的认知与情绪功能是互相促进的。

第七章 当代课程理论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学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学。

第1节 课程理论的发展 一、课程与课程论

1、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定义分为三类:作为学科的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的课程、作为学习的经验和体验的课程。

2、课程作为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室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认为课程是学习计划或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 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认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3、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4、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泰勒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5、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三大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文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学校课程中自然科学知识应占最重要的位置。 赫尔巴特:以科学为基础,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为轴心,设置相应的课程。 要素主义的思想:将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称为“新三艺”。

2、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 “发现儿童”是卢梭在教育史上的最大贡献;杜威《儿童与课程》提出了以儿童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强调实施学术性课程、人际关系课程和自我意识、自我实现课程三类课程。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强调教育应培养“自我实现人格”。

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社会再造主义的课程思想最早反映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书中。近代的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代表作是《教育漫话》,认为天赋智力平等,人的差异是因为教育。 当代的代表人物:功能主义代表迪尔凯姆;美“角色”理论代表帕森斯。

4、多尔的后现代课程4R:丰富的rich、回归性的recursive、关联性的relational、严密性的rigorous

第2节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形式。

一、当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

1、重视完整性和课程整体功能(重视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统一) 2、稳定基础课和课程综合化(基础课程综合化和拓展边缘学科的新课程领域) 3、重视统一性和课程多样化(校本课程、社区课程、生计教育课程)

二、当代课程的基本形式结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

1、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与学时、学科教学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中国古代“六艺”,古希腊的“七艺”为最早的学科课程)代表人物主要有(捷克)夸美纽斯、(德)赫尔巴特和(英)斯宾塞。

特点: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

学科课程的优点:①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②知识的完整性。③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至今仍是各国学校课程的主体类型。但它忽视了儿童的兴趣,压抑了儿童的主动性。

2、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以儿童兴趣的发展为中心,是围绕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课程。(杜威)

基本特点:(1)教学过程的实践性;(2)教学形式的灵活性;(3)教学主体的创造性 缺点:学生的知识获得不系统,基本技能训练比较缺乏。

优点: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性人才,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新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缺点:不利于系统、完整、高效率地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产。

3、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3节 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设计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一、课程设置

1、选择与编制课程的基本要求:1)合目的性(明确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全面发展) 2)合科学性(正确反映各门学科,内容符合科学体系要求,重视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3)合发展性(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相一致)

2、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体规划。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3、课程设置的形式:1)单科直线式2)多科并进直线式3)螺旋式课程编排方式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2、课程标准不同于教学大纲,它不是对内容的具体规定,不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而是对学习结果的描述,并且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

3、课程标准包括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实施建议部分、附录五个方面内容。 4、课程标准的制订过程是目标与教科书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目标具体化的关键,也是教科书规范化的关键,是教程和学程的依据。

5、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必须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一致性。 6、教科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表现: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必须有多样化的教科书;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呈现许多的时代特征;教科书编写形式发生较大变化(多媒体化);由教程向学程发展

第4节 我国当代课程改革 一、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

1、广义上,课程包括学校育人环境的全部内容;狭义上,课程主要是指文件课程,即教育行政部门在各历史时期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以及各种中小学通用教材。

2、(黑框)我国课程改革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独特的特点。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

4、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1、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5,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05-2010,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2、以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新课改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新课改的重点: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合理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2)突出学生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3)加强学生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4)革新教、学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建立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6)制定三级课程(国家、地方、学校)管理,提高课程适应性。

第八章 当代教学理论 第1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