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6a486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c9

记》。

我整理如下:图,河中虞乡人。从小就有文采,不曾被乡里所称道,恰逢王凝从尚书郎外放为绛州刺史,图用文章拜谒他,很为王凝赏识赞叹,因此出名。不久,王凝入宫任知制诰,升任中书舍人知贡举,提拔图升职。很快,王凝出任宣州观察使,任命图为从事。渡江后,御史府上报朝廷让图任监察一职,朝廷下诏让他回京,图感念王凝知遇之恩,不忍轻易离开幕府,百日后仍不去见皇上,被台司弹劾,于是以本官的身份任分司一职。很久后,才又征召他做礼部员外郎,不久掌管制诰。。

图见朝廷政令有很多古怪,宦官掌权,知道天下必乱,就弃官归隐中条山,不久以中书舍人的身份被征召,又任礼部、户部侍郎,都不去。等到昭宗迁到华下,图因为与皇上关系亲近而同乘一辆车,皇上随时询问,他又辞别,回到中条山。所以有诗道“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趋朝参”。这难道是有意于相位吗?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写碑文,图得绢数千匹为报酬,图把它扔到虞乡市曹里,任凭乡人取走,一天就被拿光了。这时盗贼遍地,唯独不进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靠图避难,保全下来的人很多。梁太祖受皇帝禅让,用礼部尚书的官职征召他图以老病为借口推辞了,死时年八十多。 我又整理:梁朝的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全都是唐朝旧时的臣子,本来凭借忠义立身,祖辈累积而为侯成将,历时三百多年。突然有一天委身与朱氏梁朝,更有甚者还赞成弑杀君王叛逆谋反。只有司空图因为清廉正直避世,终身不做梁朝的官,梁太祖以前的梁史指责图有小的瑕疵而泯灭他的大节,确实如此。

金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8分)

周举传

①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陈留太守防之子。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纵横周宣光。” .

②延光四年,辟司徒李郃府。时宦者孙程等既立顺帝,诛灭诸阎,议郎陈禅以为阎太后

与帝无母子恩,宜徙别馆,绝朝见。群臣议者咸以为宜。举谓郃曰:“昔郑武姜谋杀严公,严公誓之黄泉;秦始皇怨母失行,久而隔绝。后感颍考叔、茅焦之言,循复子道。书传美之。今诸阎新诛,太后幽在离宫,若悲愁生疾,一旦不虞,主上将何以令于天下?如从禅议,后.世归咎明公。宜密表朝廷,令奉太后,率厉群臣,朝觐如旧,以厌天心,以答人望。”郃即....上疏陈之。明年正月,帝乃朝于东宫,太后由此以安。 .③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 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④举出为蜀郡太守,坐事免。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甚敬重焉。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商与亲昵酣饮极欢,及酒阑倡罢,继以《薤露》之歌,坐.

中闻者,皆为掩涕。太仆张种时亦在焉,会还,以事告举。举叹曰:“此所谓哀乐失时,非

其所也,殃将及乎!”商至秋果薨。 ⑤建和三年卒。朝廷深痛惜之。

(节选自《后汉书·周举传》,有删改)

【注】①严公:指春秋时期的郑庄公。②龙忌之禁:古时指鬼神忌日,此处指禁火的风俗。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为儒者所宗( )(2)后世归咎明公( )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令奉太后,率厉群臣( ) ..

A.率先严格 B.率领督促 C.激励,勉励 D.经常警惕

13

(2)以厌天心( ) .

A.憎恶 B.通”餍”,满足 C.压制 D.堵塞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劝学》) ..

B.主上将何以令于天下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C.继以《薤露》之歌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D.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甚敬重焉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 B.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 C.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 D.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

21.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②③④段中周举的形象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8分

16.(2分)(1)尊崇 (2)过失,罪过 17.(2分)(1)C (2)B 18.(3分)C

19.(6分)周举到了并州以后,就作了凭吊祭文来放在介子推的庙里,(祭文)说严寒的冬天离开火,残损百姓的生命,这不是贤人的意思,来向百姓宣传示意,让(他们)恢复(吃)热食(的做法)。(关键词“既”、“乃”、“以”、省略句、判断句各1分,文意理解1分) 20.(2分)B

21.(3分)深谋远虑/力排众议;心系百姓/为民请命/体恤民情:料事如神/先见之明(意思接近即可)

文言文一《周举传》参考译文:

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县人,是陈留太守周防的儿子。周举身材短小,相貌丑陋,但是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为当时儒者(读书人)所尊崇。所以,京城中流传着称赞他的话:“周宜光通晓《五经》。”

延光四年,(周举)被征召到司徒李邰府中做官。当时,宦官孙程等人拥立顺帝,诛杀了阎氏家族的人。议郎陈禅认为阎太后与皇帝之间没有母子恩情,应该让太后移到离宫中居住,断绝朝拜参见。议论政事的大臣们都认为这样做是合适的。周举对李邰说:“从前,郑武姜设计杀害郑庄公,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母子不再相见:秦始皇怨恨他母亲行为不端,长时间不与她见面。后来,有感于颖考叔、茅焦的话,重新遵循做儿子的道义。书传上都称颂他们。现在,阎氏家族刚刚被诛灭,太后被幽禁在高宫,如果因悲痛忧愁而生出疾病,一且逝去,皇帝将凭什么来向天下的人号令呢?如果按照陈禅的建议去做,后世的人就会归罪于您。应该秘密地向皇帝上书,让皇帝尊率太后,激励大臣们像先前一样朝见太后,来满足上天的心意,符合众人的愿望。”李邰立即向皇帝上书陈述了这个道理。第二年正月,皇帝就到东宫去朝拜太后,太后从此就安定下来。

周举升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因介子推被焚烧而死,有禁火的风俗,到了介子推死的那个月,都说神灵不喜举火,因此百姓每年冬季有一个月总要吃冷食,不敢生火煮饭,家老小不堪冷食,每年死不少人。周举到了并州以后,就作了凭吊的祭文,把(它)放在介子推的庙里,说严寒的冬天离开火,残损百姓生命,这不是贤人的意思,来同百姓宣传示意,使(他们)恢复热食。于是百姓的迷惑渐渐得以消除,风俗渐渐改变。

14

周举外调担任郡太守,因事获罪被兔官。大将军梁商给皇帝上书,推荐周举担任从事中郎,对他非常敬重。(水和)六年三月上已日,梁商大规模邀请宾客,在洛水边宴饮,周举当时称病没有去。梁商与亲朋好友开怀畅饮,快乐至极。等到酒宴将散,歌唱结束,他接着吟唱了《薤露》这首歌曲,在座的人听了之后,都为之掩面流泪。太仆张种当时也在场,等到回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举。周举感叹说:“这就是所谓的悲哀或欢乐不合时宜歌唱不合场所。灾祸就要到来了啊!”梁商到秋天果然死去。

建和三年,周举去世。朝廷感到十分痛惜。

附:《薤xiè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上零落的露水是何等容易干枯。露水干枯了明天还会再落下,人的生命一旦逝去,又何时才能归来?《薤露》、《蒿里》,原为一文,分二章,出田横门人。汉初,高祖召田横,其不愿臣服,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一章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词云:“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二章言人死精魄归於蒿里。词云:“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蹰。“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嵩里》送士大夫庶人,挽柩者歌之,亦呼为《挽柩歌》,其后之挽歌诗、挽词,皆出于此。李延年为西汉乐府协律都尉,武帝时代的著名艺术家。他性知音,善歌舞”,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孝武皇后》)。经他改造后纳入乐府的《薤露》、《高里》,即属于新声变曲”。对这两个乐府诗题,后世作家如曹操、曹植等人,并有拟作(见《乐府诗集》卷二七《相和歌辞二》),借以表现新的生活内容。

闵行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皇考讳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过人,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为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拒战,退之。虏众大集,皇考使偃兵开城门。众谏曰:“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皇考曰:“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虏疑有伏兵,遂引去。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详之。”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氐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相拒四十余日。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捶其后,贼不能当,乃焚营退。梁州平。诏曰:“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注】1.考:指已死的父亲。2.檀征南:征南大将军檀道济。3.氐:指当时的少数民族。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1)皇考与道济无素故( ) (2)彭城王义康秉政(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相拒四十余日

A.拒绝 B.抵御 C占据 D关闭 (2)虏疑有伏兵,遂引去 .A.退却 B.拉弓 C.率领 D.避开

17.下列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捶其后 B.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捶其后 C.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捶其后 D.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捶其后 18.把第二段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5

19. 文章两次写到宋文帝的“手书”与“召曰”,请分析其作用。(4分)

20.第二段“偃兵开城门”和第四段“皇考不附”分别反映了萧承之 和 的特点(2分)

(四)(18分)

15.(2分)(1)向来,平素 (2)主持,掌握(执掌) 16.(2分)(1)B (2)A 17.(2分)B

18.(6分)如今孤立无援地守卫(1分)这与外界隔绝(被围困)的城池,(1分)事情己经很危险紧急了,(1分)如果再表示软弱,(1分)一定被他们屠杀,(1分)只能够表现得强一些来等待他们了。(1分)

19.(4分)通过宋文帝两次下诏书欲提拔萧承之,(1分)从侧面表现(1分)其治理(和守战)才能(1分)与忠诚勇猛(1分)。 20.(2分)有勇有谋 刚直不阿

浦东新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林积传

①林积字公济,福建尤溪人。庆历六年登进士乙科,补循州判官。尝覆讯强盗,狱多平 反。忤提刑意,提刑初欲荐积,因是已之。积笑日:“失一荐而活五十八人,何憾焉?”寻 .知吉州安福县。安福为江西剧邑,折讼日数百纸,无留狱。

②徙知真州六合县。开陂塘三十六,以兴蓄泄灌溉之利。转太常博士。赴阙,王安石 方以知制诰召,遇于道,揖之曰:“公非六合博士耶?志君之能矣。请见于私舍。”积卒不 往。改屯田员外郎,继改都官员外郎,赐五品服。久之,二亲怀归。积曰:“仕为吾亲耳。 亲不乐,焉用仕?”乞监部武军税以便养,得请。监司惜其才,令权知建州建阳县。

③未几,丁母忧,积跣足冒雪霜,负土为坟,庐其侧。方ト葬,有雀三足翔于前,得赤 蛇穴中。葬前一日,大雨如注。积哀郁,遂霁。既封,雨复作。郡守表于朝,诏赐粟帛,且旌其孝。

④服除,累迁提举广南东、西路银铜坑冶市舶。民以银铜入官,官负其直,以故废业。 .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除江西转运判官,徙广南东路 提点刑狱。疏言:“二广士人多贫,职田厚薄不一,欲俸赐均等,以养其廉。”久之,以覃恩授朝议大夫,知福州兼本路兵马钤辖,加中散大夫。将赴阙,道除淮南转运使。淮南漕輓重于诸路,岁欠财乏,则贷于发运、常平二司,故所欠至百余万,积至,督促倚办,率用中制,百废俱举。元祐六年六月,卒于官,年七十有一。

⑤积性廉谨,不苟取,少时入京师,宿蔡州旅邸,有遗锦囊床间者,启视之,则北珠数 百颗也。旦询主人,知前夕巨商宿其室,佯语曰:“商,吾故人也。脱复至,幸嘱来上庠相.访,”且揭于室曰:“某年月日,剑浦林积假馆。”既行,商人物色至蔡邸,见其牓,急往..访积。积具以告曰:“可投牒府中,当悉以归。”商如其言,悉还之。历官勤慎,事无大小,豫为条目,处繁若简,吏无所容其奸。自宰六合,为王安石所知,及历郎卿,在京师以公事见王安石政府,退不复私谒。安石虽素器之,终以甦挺,故不大用。

(选自《宋史翼》)

15.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

(1)忤提刑意( ) (2)商人物色至蔡邸(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官负其直 .

A.率负 B.承担 C.倚仗 D.亏欠 (2)脱复全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