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d25f3f1711cc7930b7160f

作品形式:论文 学科:语文 学段:低年段

让低年级的阅读课堂绽放美丽色彩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作用。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其它训练活动。

一、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一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动画、音像等,并且大部分插图、动画、音像就是声情并茂的故事。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先看图,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再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在都在干什么?小白兔接过菜子后做了什么事情?小灰兔接过白菜后做了什么?由于学生已经预习过了,加上课文的插图就是故事情

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小白兔种白菜和小灰兔吃完白菜又要白菜的。老山羊为什么感到很高兴?小灰兔又为什么感到很奇怪?让学生体会出小白兔的勤劳。为朗读作了充分的准备。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同时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这种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读中结合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总会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象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办法后为什么直摇头?最后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称象?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讨论你还有什么办法称象的过程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各抒己见。只有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思维能力才能切实提高。

三、在读中结合说话训练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时,我让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学生读,读后,我说:你读得很认真,只是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头脑中没有出现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情景。大家想象一下,乌鸦“到处找水喝”,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你会看到什么?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涌现出许多奇特、丰富多彩的想像,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我看见乌鸦找了好多地方;有的说,我看见乌鸦一会飞到树林里找,一会儿又飞到山上去找;有的说,乌鸦一边找,还一边说:“渴死我啦!哪儿有水呢?”;有的说,乌鸦一边找,一边说:“水真难找哇!”就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他们由“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体会到了乌鸦因口渴难耐而着急的心情,这时再让学生读这句话,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乌鸦非常焦急的心情。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是“一石三鸟”啊! 四、在读中结合表演训练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把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荷叶圆圆》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

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体会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的快乐心情! 五、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

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以及优美句子;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画家乡》一课时,我就让小朋友自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读完后,我请四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创作一幅画。每一组画一幅家乡图。分别有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等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好后将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评比哪一组的家乡画得最美。另外,我又让孩子们画出了他自己的家乡。孩子们可高兴了,纷纷拿出画笔在纸上画起来。不一会儿,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家乡画。有的家乡在农村,画上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小草、清清的小河,河中还有几只小鸭子在嬉戏呢!有的家乡在城市,图上有高楼大厦、优美的公园、宽宽的街道等等。然后我让学生看着自己的画介绍自己的家乡。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听着学生的讲解,我真为学生的理解想象能力叫好。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其创造性阅读能

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再拿起书本来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高有低,声情并茂。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总之,在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让每个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们只要把听、说、读、思、画等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就会相得益彰。这样提高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修养就不会是件难事。当然,阅读教学中的结合点不仅仅就这“五个”方面,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老师有心、有意,就会发现更多的方法。这样,低年级的阅读课堂才会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荆门市沙洋县实验小学 张芳芳 地址:沙洋县实验小学 电话:13617248179 邮编:448201

邮箱:yytsh_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