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策略和建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策略和建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d895b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21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策略和建议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一般分成三轮复习,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谈谈一些对第一轮复习的体会和认 识及一些具体做法。

一: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做到如下四点。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按知识块组织复习 )

以课本为主,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 系; 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

法则、性质、公理、定理;

抓住基本

题型,记住常用公式,理解来龙去脉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进一步了解其 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公式,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广州市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分值占的最多。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 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 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 解决问题的良方, 这里讲的不是 “教 会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 “学”出来的,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 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强调通法,淡化技巧,数学基本方法过关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 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 如 待定系数法,求交点,配方法,换元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 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重视对数学思想理解及运用的渗透

要对数学思想有目的, 有机会的渗透, 不可能全到第二轮复习中才讲。 如告 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 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 或者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 都需用到函数的思想, 教师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 多做一些相关

内容的题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通过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第一轮复习时的几点误区

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对大纲和教材的上 下限把握不准.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体现在: 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

知识;

2)复习速度过快,学生心中无底;

3)要求过松,对学生

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 3 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

1)以题论题,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 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

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三:第一轮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1.教师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对中考 “考什么 ”、“怎样考 ”应了若指掌, 总复习能否取得较佳的效果, 是要看教师对 《课标》、《考试说明》 理解是否深透, 研究是否深入, 把握是否到位, 对于删去的内容就不要再花时间 于调整的内容按调整后的要求进行复习

复习了, 对

2.培养学生兴趣。 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策略(如 做题,看书,独立思考,反思的好习惯) ,提高复习效果,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 参与教学过程。

一些具体的做法: 1)每天表扬一个学生; 2)在试卷上与学生谈心 ;3)练 时难,考时易

3.重视复习课中的典型的例题的讲解。 例题不是习题。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 学习方法,对例、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 子、变表达方式等 。习题最好来源于课本,对课本上题目进行演变,如适当改 变题目的条件,改变题目的问法,看看会得出什么结果,这就是

“变式训练 ”;

运用一题多拓,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引导一题多变,深化思维的灵活性 提倡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的独创性

4.不能让学生过早地做综合练习题及中考模拟题,而应以课本的编排体系 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 选题要难度适宜, 举一反三, 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 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5.课堂容量: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 不是追求面面俱到 ,而是重点内容得 用多时间,非重点内容敢于取舍, 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 增大思维容量, 少做无用功,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 .

四:天河区第一轮复习常用几点具体操作方法

1、策略:突出基础知识主干,重视典型题目的过关(采用过关小测)

。《分析与

测评》(用于测试)同步完成。第一轮复习过三本书(区的二本和分析与测评) 2、知识结构表的使用问题:可在课前让学生自行阅读,或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快 速扫描,课后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堂上不宜留太多时间。 3、部分教师采取共同回顾知识点的做法,并结合简单例子进行巩固训练,让学 生回忆, 教师主讲。 大约应用了10~12分钟左右。 先让学生根据学习卷上 内容自觉完成相关填空,再做主要知识点讲解,因为用题目(问题)唤醒学生 原有知识的效果可能会好些, 特别是层次较好的学生, 不宜在知识点回顾时让 教师讲解过多。当然这并不绝对。区的资料每一节知识点的复习都结合问题, 对一些重点且较难的知识点, 可适当设计一些简单的过程, 让学生再次经历知 识的形成过程,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 4、一些例题所含的知识点较多,而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又较多,有时不一定先 让学生接触例题后再进行技能训练, 而是倒过来, 先在基础训练中寻找一些简 单的知识点练习, 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再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巩固复习, 应该视 情况而定。 5、对每节课的复习,仍需有一个例题的讲解,并通过例题进行思维训练以及方 法提炼。对于例题的处理,除了让学生先练后讲、讲在关键处之外,还要注意 例题的价值分析, 即对例题的解题方法的提练, 否则就失去例题的作用, 就等 于是一道常规的训练题而已,要强调方法的重要性。 6、设计中有不少基础训练题的层次有些难!个别题目的设置存在陷阱,运用时 应有所取舍, 另外对这些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较多题目, 应做收集并且在课堂上 结合班级实际讲解,尽量避免今后再犯。

7、对层次较差的普通班学生来说,其原有知识残缺不全,这时需要采用知识点 一一突破的做法, 再让学生有一个知识的重新生成过程, 而且每个课时的知识 点不宜过多,重点突破,适当舍弃。并且要放慢进度,强调双基。对于能力训 练题,建议在第一轮复习中适当选择放弃( B 和 C 组题放弃)。

对班级中层次较好的学生先用基础题体现知识点, 再运用例题讲解, 最后再例 题的引领下做一题练习, 即注意例题效应。 形式如下:(只对层次较低供参考) 8、为了提高重点班的优分率,重点班每天结合当天上课情况,适当的增加一题 压轴题。

9、优等生的培养一直是各学校在复习后期较为注重的目标,对于优等生可以研

究在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大题的基础上, 以思想方法为主线对大题进行分类。 再 以专题的形式对优等生进行思维的启迪及强化训练。这些题虽然难度各式各

样,但其内在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走向确有一定规律 ,如能仔细分析, 找出并抓 住这些规律进行教学、 辅导,那么优秀学生在解决了相近、 相似的思维拓展类 型题后才能充分发挥思维潜能。 主动从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上入手分析、 解决 难题。这样才能改变过去赌注性质的被动押题方法。 10:每个单元的综合联系可以测验的方式进行。

11、结合晚自习, 以学习卷的形式将本周的典型错误收集,利用晚自习再加以练 习过关。(不一定科学) 12、可要求学生每周完成至少一套中考模拟训练题, 至少让学生完成前120分

的题目,完成自己的 “最近发展区 ”。(与前面的建议不一致) 13、复习时,除了快步走,还要多回头,多注意循环训练,每周至少一节课时间

来进行巩固训练。可利用好分析与测评一书中练习题,做好详细安排。回头 训练时应该注意不是炒冷饭, 而是注意收集前期复习中学生出现的一些错例, 一些存在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的知识弥补训练。 14、复习的关键除了在课堂教学外, 还要注意集体备课的功效。 每周应该安排至

少一次约2课时的时间,共同探讨有关教学设计的生成以及课堂实施的问题 (提前一周)。特别是对设计中的细节处理,要形成统一的意见。 15、《备考指导书》 (用 2007 年的)可以按知识点整理好,让学生做;指导书上的好例题有

条件的过

16、按学生实际情况,对区资料可重新组合,有的内容快过,可压缩一点课时,

有的内容过的慢一点,时间多一点。如“方程” ,“函数”,“四边形”,“圆” 二个课时过一节也可。

注:参考资料和引用资料如下:

1:“2008 中考备战--关于九年级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作者: 金华四中 王笑虹

2:“紫气东永 -天河部落 http://59.42.251.241:9010/lyd8907”

3:2008 年 3 月 21 日天河区第一组考研活动教师复习经验交流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