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素材(湘教版)选修6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素材(湘教版)选修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f1f88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da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类型、危害及其防御措施。在讲解本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有关大气污染的资料上课时呈现给学生,或者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大气污染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预习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析所搜集到的大气污染现象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分析。也可以结合学生熟知的身边关于大气污染的现状以及治理的具体实例进行。在讲解大气污染源的类型、大气污染的类型时,教师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这样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资料

1.酸雨的影响

(1)酸雨对土壤的影响。

酸雨输入超过土壤缓冲能力时,土壤就会呈现酸化,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此外,酸雨还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毒有害元素活化;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特别是固氮菌、芽孢杆菌等参与土壤氮素转化和循环的微生物减少,使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强度下降,其中固氮作用强度降低80%,氨化作用强度减弱30%~50%。这样一来,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与平衡就会遭到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这一本质属性。在持续酸雨影响下,土壤和土壤水中pH,K、Na、Ca、Mg、P含量,Fe、Mn、Cu、Al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对土壤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如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被雨水淋溶流失,从而使土壤贫瘠。

(2)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首先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冠层在酸雨作用下,Ca、Mg、K、Mn、Na、S 、NO和Cl等离子在冠层雨溶液中富集,造成叶片中营养离子的大量淋失,进而加速根部营养离子的吸收和迁移,重新吸收的营养离子也会从植物体大量析出,如此循环,就会造成营养亏缺,直接影响森林生长,威胁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而且这个过程随酸雨的强度增加而增加。酸雨对水生物的影响:一旦受到酸雨影响,河流和湖泊水体中碱性物质的含量会逐渐下降,缓冲能力降低。酸雨还直接影响水体中浮游生物、大型水生植物、附着藻类的生长发育,改变整个水生生态环境。

2+2++2++

-

3--

1

(3)酸雨对建筑材料和文物古迹的影响。

酸雨是建筑材料和文物古迹腐蚀破坏的罪魁祸首。酸性物质对金属、石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欧洲是世界文物古迹十分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也是酸雨重灾区,在酸性物质的腐蚀下,大量的雕塑和古建筑已面目全非,给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4)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酸雨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酸性气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刺激呼吸道,酸雾则可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呼吸道疾病,另外酸雨还能通过污染水体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2.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一团浓重的黄色烟雾笼罩了英国首都伦敦,能见度突然间变得极差,人们走在大街上,无法看清自己的双脚,公共汽车靠打着的手电筒带路缓缓前行;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感到呼吸困难。12月5~9日这短短的几天里,就有4 000多人被黄色烟雾夺去生命。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20世纪50年代,伦敦以煤为燃料的工厂很多,居民生活取暖也主要以煤为主。当时,伦敦市区烟囱林立,昼夜不停地向空中排放着大量烟雾。1952年的烟雾事件发生时,伦敦处于高气压控制下,加上几天来,伦敦地区“风平浪静”,空气静止不动,而数十万个烟囱却依然喷云吐雾地释放着滚滚浓烟,致使烟雾越积越多,每立方米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比平时高出6倍,颗粒污染物浓度比平时多9倍,空气变成了毒气,低空形成了高危污染层,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其实,从历史上看,早在17世纪,英国就出现过二氧化硫污染现象。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严重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据统计,1948~1962年,伦敦地区共发生过8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

伦敦被冠以“雾都”的“美誉”,其实在“美誉”下,伦敦人有一种难以启齿的苦衷,因为“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业污染造成的。严重的煤烟污染,不仅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而且给英国的一些珍贵文化遗产留下了难以清除的污迹。凡到过爱丁堡的人都知道,这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名城,建筑宏伟,风格多样,堪称英国建筑史上的瑰宝。然而,徜徉在爱丁堡的大街小巷就会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古老建筑,都蒙着一层黑黑的污迹,整个城市显得暗淡无光。据称,这些烧煤时代留下的黑色痕迹,现在已无法清除,成为伦敦永久的遗憾。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