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f67dc6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9

伟大的悲剧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细节中的情感。 4、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学习重点与难点:

1. 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体会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坦然和勇敢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

2. 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走进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罗曼罗兰》《精神疗法》;传记《三位大师》《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背景追溯】

本文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聚焦】

伟大的悲剧“悲”在哪,伟大在哪?

悲壮、伟大;①失败之悲——精诚团结;②作证之悲——诚实守信;③孤独之悲——坦然乐观; ④死亡之悲——赤子之心;⑤世人之悲——超越极限.

【难点突破】

题目中的“悲剧”与“伟大”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

题目中的“悲剧”与“伟大”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并不矛盾。失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确令人悲哀,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撼人心,题目点明主旨。

【图解课文】

【拓展链接】

中国南极科考站目前总共有四个,分别是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

【自主学习案】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羸弱(léi)遗孀(shuāng)癫狂(diān)凛冽(lǐn) ....吞噬(shì)告罄(qìng) 皑皑(ái) ...2.辨析下列字形

密:(mí)秘密粟:(shù)粟米母:(mǔ)母亲框:(kuāng)框架 蜜:(mī)蜂蜜栗:(lì)战栗毋:(wù)毋宁眶:(kuàng)眼眶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凛冽:刺骨地寒冷。 吞噬:吞食。 销蚀:消损腐蚀。 羸弱:瘦弱。 告罄:指财物用完。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4.走进文本

①认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本文描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②本文弘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答:弘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案】 探究点一:理解文题

1.怎样理解文章题目“伟大的悲剧”?

答:伟大在于探险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格和精神的魅力。 探究点二:表达方式

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答:议论,是全文的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多斯科特的崇高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七心灵受到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

探究点三:人物品质

3.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

答: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 【随堂巩固案】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拽出(zhuài ) 悚然(sǒnɡ)角逐(jué) 履行(lǚ) ....B.凛冽(lǐng) 贮藏(zhù)充沛(pèi) 羸弱(léi) ....C.告罄(qìn)蜃楼(chèn)皑皑(kái) 冰凌(lín) ....D.无垠(yíng)雪橇(qiāo)怏怏(yàng) 眼眶(kuànɡ) ....

解析: B选项里“凛冽”的“凛”应读“lǐn”;C选项里“皑皑”的“皑”应读“ái”;D选项里“无垠”的“垠”应读“yín”。故选A。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 无银羸弱遗孀精疲力竭 B. 癫狂凛冽步履毛骨悚然 C. 吞噬告庆皑皑怏怏不乐 D勿宁销蚀拽拉坚持不懈

解析:A选项里“无银”的“银”应写成“垠”; C选项里“告庆”的“庆”应写成“罄”;D选项里“勿宁”的“勿”应写成“毋”。故选B。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他忧心冲冲地来到教室,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老师和同学。 ....

B. 看到飞机失事现场那种凄惨景况,连救援的消防队员都感到毛骨悚然。 ....C. 你今天上班怎么捷足先登,是不是贪睡起晚了? ....

D.如果你面对领导说话都是语无伦次的话谁会让你继续留下工作 ....解析:C选项应该用“姗姗来迟”。 4.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B)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采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解析:本题也可采用“逐句淘汰法”。A句病因为并列不当。词或短语结合在一起,可发生并列关系,什么样的词语可以并列,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凡不合乎规律的并列,都属并列不当,产生病句。本题“全班同学”和“团员”这两个概念分类角度不同,二者语义交叉,不能并列在一起。应去掉其中一个。C句病因在于介词“通过……使”构成介宾关系,使得句子没了主语,应去掉其中一个介词。D句属于句式杂糅。一个分句结构已经完整,却又把它的宾语用作另一分句的开头,不仅使后面的分句缺少主语,而且整个句子都不通顺。可在“是世界上……”这一分句前加逗号,并且后一分句应改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议论)

(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叙述)

(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描写)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议论) (5)啊,让,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所梦想的空间站。(抒情) 6.读下面的话,仿照例句形式,写一句议论性的话。

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

例句: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仿写:在身陷绝境中,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坦然走向暴风雪,他那慷慨无私、坦然面对死神的精神不能不令人震撼。

二、课内阅读

阅读“1月18日......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完成第7~12题 7.按要求写出叙事的要素。 时间:1月18日 地点:极点

人物:斯科特和他的四名伙伴

8.你是怎样理解加黑词“冷漠”、“冷酷无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