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试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3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试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fdf610fc4ffe473368aba0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16 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Br 80 I 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细胞中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DNA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D.蛋白质由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

2.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

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3.下表中甲、乙、丙依次是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DNA 试剂甲 颜色反应

b 狗的小肠黏膜 稀盐酸 现象乙 c 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现象丙 A.甲基绿、胰液的速度

B.毗罗红、胰液分泌、气泡产生的速度

C.甲基绿、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溶液变灰绿色的速度 D.毗罗红、细胞膜的膜的通透性、溶液变浑浊的速度

4.下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 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B.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C.与③相比,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D.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C.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D.如果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分泌、溶液变黄色

1

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7. 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的分子式为:C7H1005 B. M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C. M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M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8.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 g重水(D20)中所含中子数为1.6 NA

B. 1 L 2 mol·L-1 K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2 NA C. 2.4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 NA

D. 50 mL 18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9 NA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若用铜质搅拌器,则所测中和热的绝对值偏大 B.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会使滴定结果偏低

C. 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10 的同分异构体中,某苯环上的一氣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 11. 下列围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B. 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

的ΔH>0

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 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 据图④,若除去0.1 mol·L-1 CuS04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0H至 pH约为7

12.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E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和E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B. 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32- A2B42- C. AD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D. A、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2

13. 右图所示装置中,a、b、c、d、e、f均为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均足量。接通电源后,d极附 近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端是正极

B.a、c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 之比为2:1

C.欲用丁装置给铜镀银.N应为Ag,电解液为 AgNO3溶液 D. f极附近变红,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4、15、17、19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6、18、20、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分.

14.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现有物理量单 位:m(米)、s(秒)、N(牛)、W(瓦)、C(库)、A(安)、Ω(欧)和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 位与电压单位V (伏)等效的是 A. N/C B·C·T·m/s

C. T·A·m D.W.?

15. 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A施加一水平力F,规定向右为正方 向,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t=O时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 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 s末两物体的速度最大 B. 第3 s内,两物体向左运动

C. 第2 s内,拉力F对物体4做正功 D. 第2 s内,A对B的摩擦力向左

16. 如图所示,六个点电荷分布在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ABCDEF的六个顶点处,在B、F处 电荷的电荷量为-q,其余各处电荷的电荷量均为+q,对MN为正 六边形的一条中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M、N两点电势相等

2kq2C.在中心O处,电场强度大小为. a,方向由O指向A

D.沿直线从M到N移动正电荷,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7.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相 连,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F将小球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然后撤掉该力,使小 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小球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B. 撤掉力F后,小球从静止下落到速度最大过程中,小球克服弹簧弹 力所

m2g212?mv2做的功为k

C.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m2g2

D. 小球缓慢上移过程中,力F做功为k

18. 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2.0m/s水平抛出一物体,并记录

下物体

3

的运动轨迹,如 图所示,0点为抛出点.若该星球半径为4000 km,万有引力常量G=6.67x10-11 N·m2·kg-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0 m/s2 B. 该星球的质量为2.4x1023 kg

C.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0 km/s

D. 若发射一颗该星球的同步卫星,则同步卫星的绕行速度一 定大于4.0 km/s

19. 图甲所示为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装置.与电源连接的线圈I中的电流i1按 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电流i1在线圈I的内部产生变化的磁场,该磁场磁感应强度B与 线圈中电流i1的关系为B=ki1(其中k为常数).线圈II与电流传感器连接,并通过计算机 绘制出线圈II中感应电流i2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仅将i1变化的频率适当增大,则能正 确反映i2-t图象变化的是(图中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调整前、后的i2-t图象)

20.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在竖直平面 内从a点沿ab,ac方向抛出两带电小球,不考虑两带电小球间 的相互作用,两小球电荷量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ab、ac方向抛出的带电小球都可能做直线运动

B. 若沿ab做直线运动,则小球带正电,且一定是匀速运动 C. 若沿ac做直线运动,则小球带负电,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D. 两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2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E的内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里值, 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已知r

A.电源内阻r消耗的热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B. 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C. V1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V2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D. A1的示数不断变小,A2的示数不断变大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11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