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文学院审核性评估自评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南开大学文学院审核性评估自评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03f5e425c52cc58ad6be09

列、美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学术联系,与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近十年来,我院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学生已有50人。

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学院与社会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尤其是缺乏主动走出去广交朋友、争取社会资源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对已有的实习基地的有效利用还远远不够,服务社会的意识还不够强;高水平的海内外学者的学术讲座还不够多,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渠道还不够广。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大学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种形势敦促学院必须进一步拓展和其他国家优秀大学的联系,采取请进来、放出去的方式,扩大学生交换的数量和幅度,争取多邀请海内外知名的汉学家来为学生做学术报告;而社会对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使学院还应当广开思路,和社会上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水平搭建平台,让外面的单位更了解、认可学生;同时要进一步争取社会有识之士继续关注学院,在情感、道义乃至经济层面给学院以支持,从而为学生开设更多种类、更大额度的奖学金,使学生消除后顾之忧,安心向学。尤其是学院领导要转变观念,将争取社会资源与服务社会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地、有计划地将学院的智力资源和学术优势和转化为争取社会资源的资本。在这方面,文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探索极富启发。 项目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事关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以保证、提高,因此学院一直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特点,十分重视、支持、鼓励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获得了政策、组织、经费及人员上的保障。近五年曾获得校级、市级、国家级的教改立项和成果奖励。正在进行中的教改项目有公共基础课程项目“?大学语文?课程新资源建设与自主学习系统的开发”、市级教改项目“传统人文学科专业教学中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验教学平台构建”、校级重点项目“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如何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切实作用”等。为激发教师们的探索热

情,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学院在2013年进行了教学改革立项,共有11各项目获得支持。

我院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追踪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深刻转变,使南开文学院的本科教学成为培养公能兼备的卓越人才的有效途径。具体说,在培养方式上实现从侧重“传授知识”到贵在“发展素质”、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努力做到“讲一练二考三”,在控制讲授量,增加练习量,扩大考试面,让学生所学多于教师所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探索教学改革的理论规律,一方面注重实效,要求在教学内容和讲授方法上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结果是教学内容越来越趋于内在、本体,贴近学生实际,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满堂灌的填鸭式课程,逐渐被师生讨论、交流、互动的方式所替代。同时,学院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硬件与软件建设,使教学及管理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多数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媒体课件授课,以其质感、直接、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2013年很多教师完成了课程的数字资源建设,教学管理上的网上成绩排序、网上预定教室与图书资料等,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学院在教改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模式更加合理,从知识传授到方法启迪、从素质提升到能力训练各个环节强化本科教学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全院教师的共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积极的师生互动所取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已经非常普遍,教学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已经基本实现。同时也存在着阻碍教改的瓶颈性难题:一是现行的评价体系抑制了教师投身教改的积极性,二是现有的教学条件增加了教改的难度,三是目前的教改导向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形式化的弊端。课程建设、改革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充足,影响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学校评价指标上过于看着科研,也势必削弱教师教改的兴趣,所以学校、学院应该进一步凸显教改的重要性;将来的教学改革应该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力量,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及时更新各种教改项目和精品课所需的资源库,对已有教材及时进行调整,补充新内容,完成教材配套。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

中,也要考虑学院学科和专业的特点,不能一律强行要求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频繁使用PPT教学,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形成了依赖心理,如果老师过于相信电脑资源,也容易患上“PPT依赖症”因此对PPT课件可以使用,但一定要根据专业、课型恰当、适度、合理地运用,并同时考虑怎样和板书结合,才会事半功倍。另外在完成三门课程向国家级资源共享课转换升级、几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市级教学成果奖的的基础上,应该组织凝聚相关力量,使其他的教改项目向市级、国家级奖项靠近。 4.2.课堂教学

文学院所有课程均有成文的教学大纲,并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每五年按“守正创新”的精神修订一次。目前学院各专业使用的教学大纲是2013年修订的,修订原则是经多年教学实践和学术发展证明为科学有效的,即予保留;已经过时或效果不佳的则认真修订,以保持其科学性与先进性。每门课的大纲均简要介绍课程的目标、主要授课内容、授课对象以及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其改革情况、考试形式等。所有教学大纲均已翻译成英文,以便于对外交流与合作。

教学大纲要求单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目标性,体现学科前沿信息,专业必修课注重基础性、规范性与共识性,专业选修课则注重多样性、系统性与研究性,凸显教师的研究心得。特别是专业选修课多是由教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取升华为研究成果,反过来再转换为具体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常常能够提高教学品位。在教学方法上则基于教师、授课对象的不同特点,提倡采用不同的手段,百花齐放。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多侧重思维品格训练,讲授之外常以小组研讨、自由发言、课程论文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类课程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背诵、说写是讲授之外主要的学习方法。绘画、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更强调理论思维和动手能力并重,大量的实践活动是必然的选择。近些年学院的考试、考核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和改进,为体现“讲一练二考三”的素质教育特质,有意识地加大过程考核比重,对一些选修课程实行考教分离,采用开卷、大作业、小

论文、上机或实验操作以及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查,抛除了死记硬背的呆滞形式,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现行的考试大纲有些课程已经十分成熟,有些后开设的课程还比较粗糙,宜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视教学效果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各专业、各门课的教学大纲之间要考虑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要尽量避免撞车和重复。同时,教学大纲也应该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讲授者的变动而不断地大幅度调整,以影响课程体系的严谨和周密性。最主要的是学院应该进一步研究将学术研究成果转换为教学成果的可能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水准与品位。在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力度还可再加大,过于传统、古板、完全拒绝现代技术手段的授课方法,已和教授对象之间严重地脱离,更为实质性的凸显能力的考核方式仍值得教师们继续探讨。能否实现小班教学可能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最根本的还是教学业绩能否有效地纳入教师评价的体系当中,因为这决定了教师投身教改的动机和程度。 4.3.实践教学

学院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安排、落实实践教学,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诸多实践教学环节上,都做到了目标明确、过程清楚,注重考核与效果。尤其是学院的“文学实验教学中心”创建十年来,始终立足文科专业特点,为适应人文专业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初步建立了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学院,建设成为理念先进、设备精良、制度完备、团队精干、富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文学科综合实验教学基地,满足了多学科、立体化的教学和科研需要,并正在发展为面向全校相关人文科系的综合性文科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教学中心服务范围横跨文学门类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等多个人文学科的本科专业;同时也面向全校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及数十门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惠及其他文科乃至所有专业的本科学生。针对学院六个专业特点,文学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19门实验课程,参与了3门中文专业课与1门全校必修公选课的实验教学环节的组织与管理。此外,还组织了开放实验教学活动,凡文学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