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0876b2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7

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正确。 故选:C。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⑤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我们可以用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焦距以内反变化。”来帮助我们记忆。

15.

解: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虚像,故A正确; B、望远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C错误;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掌;

B、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C、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6.

解:A、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正确;

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即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正确. 故选B.

解答本题需掌握:

(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本题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中考的热点. 17.

【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解答】

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8.

第5页/共14页

【分析】

(1)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都凸透镜的应用;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凸透镜的应用很多,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解答】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符合题意; B.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当u<f,才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分析】

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5cm,若用该透镜做幻灯机镜头,2f>u>f,即30cm>u>15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20. 解:

A、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利用红外线摄制人体图象,故A错误; B、超声的穿透能力强,潜艇是利用超声波定位水下目标的,故B正确;

C、由于超声波可以成像,所以通过做“B超”可以观察母体内的胎儿,故C错误;

D、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来观察比较小的物体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月亮离我们的位置是非常远的,要用望远镜来观察,故D错误。 故选B。

(1)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

(2)根据超声的穿透能力强,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探测进行解答;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根据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作用来解题。

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望远镜的应用等,体现了物理在科技生活中应用。

21.

解:A、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的反射作用制成的,故B正确;

C、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应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照相机、显微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近视眼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光线作用,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的反射原理。

第6页/共14页

本题主要考查了各种光学元件的作用及原理,关键掌握各种面镜、透镜的特点。

22. 解:

(1)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正确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

(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二者物镜和目镜成像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

【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u>2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此题综合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点,属于基础。 【解答】

A.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制成的,故A正确;

BD.照相机工作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D错误; C.对凸透镜而言,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变大,故C错误。 故选A。

24.

解: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则像变大。 故答案为:凸透镜;变大。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5. 解:

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增大了物距。 故答案为:反;凸透;物距。

二维码会反射光线;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自拍杆可以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基础题。

26.

解: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这个像再经目镜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故答案为:照相机;放大镜。

望远镜,首先通过物镜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物体在物镜的焦点和二倍焦点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焦点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次将像放大。

此题考查了望远镜,以及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的成像特点,还涉及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7.

解: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形成的,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物镜、目镜)成像,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乘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乘积小放大倍数就小。 故答案为:目镜;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只要记住公式,问题即可解决。 28.

第7页/共14页

解: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相当于拉近物体到眼睛的距离,从而增大了视角,再通过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

显微镜中物镜的作用是将物体放大倍数,增加视角,使人眼能够看清微小物体。 故答案为:远处;物体;增大。

(1)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2)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放大镜。 本题主要考查望远镜物镜和目镜成像的特点,注意与显微镜相区别,属于基本应用常识题。

29.

解:(1)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 (2)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 故答案为:投影仪;凝华。

(1)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该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以及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是基础题。

30.

解: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

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故答案为:凸透镜;倒立; 放大; 虚.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关键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1.

解:(1)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虚像。 故答案为:虚像;显微镜;虚像。

(1)根据小水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和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从而确定成像特点。

(2)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采用显微镜这个实例作为突破口,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较高的应用,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

解: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故答案为:焦点;放大镜。

根据望远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分析答题: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此题主要考查望远镜的原理,属于基本应用常识题,知道望远镜的构造、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3.

解:(1)因为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由图可知,反射角=90°-30°=60°;

(2)图乙中,物体经过它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这个像再经过目镜进行放大,与望远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此光学仪器是望远镜. 故答案为:60°;望远镜.

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读图可确定其大小;根据图中物体的结构特点可判断其是哪种光学仪器.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光的反射光路图的认识,以及对望远镜成像原理的简单认识,难度不大. 34. (1) 【分析】

对于参照物选择的问题,首先确定被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如果被研究物体是运动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物体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被研究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但是结论都是正确的。 【解答】

第8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