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一模考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18d1a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b

13.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的形成主要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 A.藻类植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详解】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C正确。 【点睛】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是重点,其他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也要注意掌握。 14.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组成有可能不相同 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C.②结构(胚乳)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阳光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观图可知,①是胚,②是胚乳,③是珠被,④是种子萌发的过程。

【详解】

A.①是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珠被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与母方相同,二者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A正确。

B.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B错误。

C.②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胚乳只会出现在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的成熟种子中,而在双子叶植物的成熟种子中已经消失,C错误。

D.④是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萌发与阳光无关, 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过程。 15.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分别描述的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C.兰兰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而爸爸是单眼皮,由此推断兰兰只接受了妈妈的遗传物质 D.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A正确; B、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属于变异现象,B正确;

C、兰兰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而爸爸是单眼皮,由此推断兰兰的基因是杂合体(Aa)其中A来自妈妈,a来自爸爸,C错误;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

16.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大大增加生产者的数量 C.增加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 D.改变非生物部分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小。所以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

17.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是否有影响,某小组进行了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20%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

A.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 B.10%以下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没有任何危害 C.只要酒精浓度不高,对水蚤的心率就没有影响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0( 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5、45、30、23、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得出结论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18.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对图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35 45 30 23 死亡

A.染色体上的基因B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也不能遗传 D.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详解】

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因此染色体上的基因B表示显性基因,故A正确;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受精卵中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故B正确;

C、基因b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B、一个是隐性时b,只有显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b,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故C错误;

D、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故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9.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他动物入侵 C.为了扩大领地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人类的起源知识。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森林古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大量消失。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最终进化成了原始人类。若学生未能分析清楚因果关系,就容易错选D。答案:B 20.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小麦和大豆的胚乳都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B.木本植物茎的长高、长粗都与形成层有关

C.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分生区和成熟区 D.某些植物的果皮肥厚,有利于吸引动物来吃,帮助传播种子

B.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D.身体结构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