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综合测试 (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综合测试 (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20cc19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b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判读。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河下游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该气候区河流大多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叶尼塞河纬度高,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A项错;湖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稳定,而叶尼塞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B、C项错;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主要的补给水源。故选D项。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及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北极熊的食物是动物,而不是沉积物,A项错;地形不是影响北极熊活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C项对;河流自南向北入海,入海口地区纬度高,温度低,D项错。 10.【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此地是大西洋西北部、北美洲东北部,纽芬兰岛位于五大湖、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附近,地表河流淡水对海水盐度的稀释作用明显。 11.【答案】C

【解析】B处3.4%盐度等值线向北弯曲,说明此处盐度偏高,可能受暖流的影响;寒流、入海径流和海冰融化都只能降低盐度。 12.【答案】D

【解析】从图文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即“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影响等盐度线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由于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变小,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同纬度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的关系、洋流、径流等,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也就是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盐度低,其主要原因是有长江水的汇入,起到了稀释作用。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表示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为长江进入枯水期时,长江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河流流量也大,冬季降水少,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13 / 16

为枯水期,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从图文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从图中可知,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东部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表示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水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因此,马来群岛出现干旱天气,A项错误;智利北部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不会出现台风活动,B项错误;由于海水增温,导致秘鲁渔场鱼产量大幅下降,D项错误;美国西南部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水增多。故选C项。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容易读出比正常年份温度(多年平均值)低了2℃以上。 17.【答案】A

【解析】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故洋流向北流,排除C、D项;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图中洋流位于大陆东岸是暖流,A项正确,B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若在太平洋中,该洋流是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其形成不受东北季风的影响,③错误。故选C项。 19.【答案】C

【解析】图中洋流为暖流,无法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寒流,A项错误;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B项错误;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C项正确;受寒流影响沿岸易形成沙漠,D项错误。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洋流从成因上看为风海流,是受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季节性洋流(夏季)。在索马里沿岸,因出现上升补偿流,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低,其性质是寒流。冷海水上涌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形成季节性渔场。故选D项。 21.【答案】B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14 / 16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该沙漠带出现在沿海平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所以B与其形成无关。主要与区域的大气环流(冬季风、夏季风)的影响以及洋流有关。故选B项。

【易错警示】一般来说,从低纬(水温相对较高)流向高纬(水温相对较低)的洋流为暖流。但是夏季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形成的索马里寒流,其为上升补偿流,是海底深层海水上泛而形成,故其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仍为寒流。 22.【答案】A

【解析】上升流会使海平面气温比同纬度低一些,从图中海水等温线示意图可以判断①处海水温度明显偏低,可以判断该地上升流最为显著。 23.【答案】A

【解析】上升流使深层富含营养物质的冷海水上泛,有利于渔场的形成;上升流对于太阳辐射影响较小;图示区域为我国海南岛,其沿岸并未出现荒漠化现象;冷海水上泛不会使当地海域温度骤降。 24.【答案】A

【解析】通过读图可以看出近岸地区越靠近河口处,悬浮物的质量浓度越高,所以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对近岸悬浮物质量浓度总体分布影响较大。 25.【答案】D

【解析】洋流A流向与等值线弯曲方向不同。洋流B、D均将悬浮物质量浓度较低的海水运送至悬浮物质量浓度较高的海域,对悬浮物质量浓度有稀释作用。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 二、

26.【答案】(1)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2)地表径流(水量)增加,下渗加强,地下水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河流含沙量减小。

【解析】(1)本题考查辽河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此外,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2)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和水文特征的影响。“引松济辽”工程会影响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方面;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河流的含沙量等方面分析 27.【答案】(1)高 B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2)高 D处有暖流流经

(3)赤道附近为低盐度地区,加上亚马孙河大量河水汇入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15 / 16

(4)C 秘鲁

(5)略。(注意盐度高低的变化,画前先确定纵坐标)

【解析】(1)根据图示: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所以B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海水盐度高。

(2)根据图示:D海区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暖流增温增湿增盐度,所以D海区盐度高。(3)E处位于亚马孙河河口位置,赤道附近为低盐度地区,加上亚马孙河大量河水汇入,所以海水盐度低。(4)秘鲁沿海地区受上升补偿流影响,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位置在C处海区附近,其名称是秘鲁渔场。(5)M位于北回归线,盐度高,N位于南回归线,盐度高,图中经过赤道地区,海水盐度低。

28.【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

(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海上交通事故。

(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聚而形成渔场。

【解析】(1)根据好望角所处的位置,从盛行风和洋流两方面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2)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分析Q海区海雾多发的原因,从能见度降低分析海雾对航速、安全的影响。(3)结合Q海域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推断沿岸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1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