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知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谜语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3969d376a20029bd642dbc

谜语知识简介 一、中国谜语的历史

我国的谜语,在古代称为廋辞、隐语、灯虎、春灯、灯谜等等。谜语在我国起源很早,据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篇说:“自魏代以来,颇非悱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周密的《齐东野语》中也说:“古之所谓廋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廋辞”在《国语晋语五》里就有记载,说:“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韦昭注曰:“廋,隐也,谓以隐伏橘诡之言问于朝也。”说明在古代就把谜语用到外交斗争中去了。其实,在夏、商、周时,已有隐语出现,如见于《周易》“归妹”上六的商代短谣“女承筐”,可算

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

女承筐,无实, 士卦羊,无血。

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秦汉以后,谜语逐渐兴盛起来,因猜谜活动多在元宵灯节举行,称为“灯谜”。“谜”字由“言”“迷”两部分组成,意思是迷惑人的言语。有人说“谜”字是南

朝文学家鲍照创始的, 此说确否,待考。

二、谜语的分类

从大类来看,可分为字谜、成语、词语、古诗词文句、人名、书名、报刊名、地名、动物、植物、日常用品、影视剧名、中药名、人体、射覆谜、画谜、趣味谜(又叫花色谜)、谜语故事等等。

三、谜面、谜目和谜底 一条谜语包含谜面、谜目和谜底三个部分。

谜面是谜语的喻体,又叫“表”。它是巧妙地隐喻着谜底(本体)的单字、多字、成语、古今诗词文句或作者自拟的句子,也可以是图形或其它符号与公式,但多数采用短语、韵语或诗词句子形式。 谜目,是指谜面要求猜射的事物的范围,一般以“打一**”“打**二”来标志。如不规定猜射的事物的范围,猜谜者无所适从,难以猜测。 谜底是指谜面指出的实际要猜射的事物,即谜语的本体和“里”。猜谜者要通过谜面的暗示,在谜目规定的范围内,找出它所指的实际事

物,达到猜中的目的。 四、主要的谜格

谜格是谜语的附加条件,即一种特殊规定,或特定的猜谜公式。谜格是对谜底而言,与谜面、谜目无甚关系。常用的有:秋千格。卷

帘格。徐妃格。求凰格。白头格。梨花格。等。

简略给大家介绍一下与谜语有关的一些常识和术语。

谜语一般分为灯谜和语谜两大类,灯谜为文义(字)谜,也即书面谜;语谜一般理解为语言谜,口语谜。现在的谜语绝大多数为灯谜形式。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谜格,谜底组成,另有少数特殊格式的,因使用较少,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1:谜面:就是表述谜语的文字或图形或物品,在哑谜中还有以动作作为谜面的。 (这里只说文字谜)

2:谜目:就是谜底所在范围。也就是对谜底的提示或规定。如:谜面“禁止起诉”。谜目为成语,就是让人去猜成语。(此谜的谜底为:不可告人)。

3: 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

4:谜格:就是根据谜面去扣合谜底时,另外须遵守的格律。谜格既给扣合谜底增加了限制,也给扣合谜底增加了提示。

谜界前辈谢会心先生在他所著的《评注灯虎辨类》一书中写道:“??然有时采取底句,当借词挂面,犹未能循蹈轨辙,势不得不于常法外,别开途径以济思路之穷,此制谜标格所由昉也。”谢先生所说的常法,就是前章所介绍的谜体,而别开的途径就是把谜底作不同的变化,如字序移位,字形分割,字音谐读,字数增减,字义对仗等。根据不同的变化,赋予不同的名称,于是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谜格。运用谜格的灯谜,必须在谜条上注明用何种格。

灯谜设格,始于明代,最初曾有扬州马苍山的所谓“广陵十八格”之说,经过清代三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谜格种类不断增多,花样不断翻新,名称竟达数百种之多。尽管有许多谜格由于制谜者很少使用,已无形中被淘汰,但流传至今的谜格仍有一百几十个。

谜格过于繁杂,使人很不容易掌握。故在制谜实践中,不少谜格因名

异而法同被合并,还有些谜格本是矫揉造作,随意设立,毫无实用价值,也应摒弃。实际上目前在各地灯谜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只不过二十多格。这二十多格中又数卷帘、秋千、徐妃、求凰四大格运用最为广泛。

常见灯谜有三十五种谜格: 秋千格、卷帘格、掉头格、蕉心格、掉尾格、上楼格、下楼格、双钩格、虾须格、蝇头格、蜂腰格、展翼格、燕尾格、蜻尾格、碎锦格、鼎足格、徐妃格、折巾格、摘遍格、放踵格、只履格、折履格、梨花格、白头格、粉颈格、玉带格、粉底格、亥豕格、求凰格、遥对格、抵销格、玉版格、红豆格、重门格、探骊。下面就其中最常见的 24种谜格逐一举例说明: 1 卷帘格

谜底字数至少为三个字,倒读扣合谜面。“卷帘”一词乃取“倒卷珠帘”之义而定名。如: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卷帘格,打出版名词一) 谜底:单行本

应倒读成“本行单――本行业是单独的”来扣合题意。这里“行”本读xing,扣合时应读成hang。

此(卷帘格,打青海省地名一) 谜底:柴达木

应倒读成“木达柴”,即“此”加上“木”就是“柴”字。 峨嵋(卷帘格,打成语一) 谜底:名山大川

应倒读成“川大山名”,解释为“四川省一座大山的名称”。 德智体全面发展(卷帘格,打学科一)谜底:优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