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文献综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文献综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5467f559eef8c75ebfb324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政府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政府会计准则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尽管如此,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还是不能适应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准则存在的很多弊端都是不容忽视的。其主要表现为:

1. 会计信息的反应与收集中信息的缺失。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都是也都是会计信息缺失一种侧面的扩大反应,特别是负债的确认,政府预算会计的不完整。对于我国政府来说,改革还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再者,就是报告的缺陷了,信息披露不完整,不透明。使用者无法正确使用等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信息的收集确认与报告存在的问题是主要的两大问题,未来的会计改革,也要从这两方面着手。收集与确认上,要引入相关的制度,不要片面地使用收付实现制度。报告上,要做好预算,加强透明化,并且加大群众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等。 2. 现行的收付实现制需向权责发生制过渡。多数西方国家采用的均为权责发生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而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它已经不能应付迅速变化的国内外会计环境和不断加快的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所以就需要将核算基础从收付实现制过渡到权责发生制。

3. 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是当今的主流,它是实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防范政府财政风险、建立政府绩效评价系、提高政府财政收支透明度,强化公众监督的必要条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定期公布政府财务报告,已经成为加强政府公共管理,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公认的必经之路,这对加快我国政府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政府会计的基本准则缺乏规范性;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存在局限性;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缺乏全面性;政府会计的财务报告缺乏科学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实现,不利于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不利于增加财政透明度等政府会计目标的实现,因此积极推行政府会计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二)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趋势

1. 预算会计体系将发生变化。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主要是“追踪拨款和拨款使用”的核算体系,缺乏对整个支出环节的监督,而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随

第 11 页

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资金管理模式将发生改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宏观调控能力将增强。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对象的逐步改变决定了财政总预算会计业务将大幅增加,导致其在预算会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方向发展。在这种条件下,新的预算单位会计将合二为一,建立以一级政府为主体、以支出周期各阶段为核心的政府会计。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会计也将向非营利组织会计靠拢。

2. 收付实现制基础将转变为权责发生制基础。我国政府会计目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确认基础,而如何选择合适的会计确认基础是当前政府会计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进权责发生制是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

1)对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评价。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确认基础广泛的用于各个国家的政府会计当中,各有利弊。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会计记录简单客观,利于政府对现金资源的管理。但收付实现制基础不能体现“收入”、“成本”的配比,不能提供非财务资产方面的信息,在可比性方面与政府财政统计数据及国民账户体系不一致。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有助于使用者更加客观地评价报告主体的运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评价报告主体遵循预算的情况;为使用者是否向报告主体提供资源或进行业务往来的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但其执行成本较高,核算相对复杂。

2)总体改革步骤设想。我国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应该借鉴德国政府会计改革经验,注意循序渐进。同时,中国政府会计基础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应当努力向国际惯例靠近,又必须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管理水平、人员技术条件等相适应。

3. 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将扩大。我国目前政府会计核算范围主要是财政资金运动过程,而对资产、负债的核算不算全面,尤其缺乏对政府或有负债的核算。所以一方面应完善对政府资产、负债的核算,另一方面则应该增加如贷款担保、未决诉讼、对陷入严重财务困难的国有企业进行财政支持的可能性等或有负债的核算。

4. 政府会计报告信息量将增加。目前我国没有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政府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政府的预算和决算的形式间接地发布给立法机关与公众的,但是随着公共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预算管理的要求,政府的会计报告中应增加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国债未来还本付息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未来负债、

第 12 页

政府担保形成的隐形债务等方面的内容,这不仅与预算改革相配套,而且增加了资金的使用透明性和效率。

结束语

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的同时要做到养成能够对长篇的文献概括的素养,将别人的观点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想法。我们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我们结合前人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趋势。通过阅读和学习了近五十篇文献资料,了解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可能的改革路径和方向。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文献上的观点相结合,比较国内国外政府会计准则的异同点,明确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不足之处,了解到那些学者对于不足之处的看法以及他们认为改革的重点。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这应该就是文献阅读的必要所在。我们十分感谢这次的课题让大家有了一个学习和开阔视野的机会,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加强了彼此合作的默契,使得我们组员对于这一块也不再陌生。

通过学习,我们总结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是一项基础性的变革,涉及的范围相当广,不仅是会计技术的变更,更是管理理念的更新。我国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应立足于中国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资金运行情况的政府会计体系,并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以体现政府本质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温敏哲 \国家破产\蝴蝶效应袭来[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0(7)

[2] 吴金友.秦侃金融危机中\政府破产\的风险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金融与经济2009(10)

[3] 张梅 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负债风险与控制研究——冰岛事件引发对政府会计的思考[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 13 页

2010,07(2)

[4] 张瑞霞 政府负债风险与控制[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5] 李华丽 中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10(21)

[6] 范桂红 《破产法》实施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州大学学报2004,21(2) [7] 夏澈 中国破产法如何投向市场经济--简议《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期刊论文]-鄂州大学学报2001,8(2)

[8] 李秀文 当前企业破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兼论中国破产法的完善[期刊论文]-北方经贸2005(1)

[9] 郭友旭.GUO You-xu 中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述评[期刊论文]-云南电大学报2001,3(3) [10] 徐燕洁 现阶段我国建立自然人企业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8(14)

[11] 邢俊英论政府会计在政府负债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2007(02) [12] 陈志斌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11(01) [13] 张月玲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构建研究 2009 [14] 胡志勇论中国会计改革 2010

[15] 刘光忠关于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建议[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10(12)

[16] 邢俊英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影响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因素[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06(09) [17] 张国兴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08(03)

[18] 张国生政府财务境况和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期刊论文]-公共管理学报 2006(01) [19] 王晨明关于中国政府会计改革模式选择的研究 2007(04) [20] 王晨明政府会计环境与政府会计改革模式论 2006

[21] 邢俊英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影响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因素[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06(09) [22] 路军伟公共财政视角下政府会计的目标与改革[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管理 2010(01) [23] 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04(09) [24] 楼继伟.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5] 陈胜群.陈工孟 高宁.政府会计基础比较研究[J].会计研究.2002.(5):38

[26] 胡宪伟.基于BOT 模式的高速公路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时代金融.第6 期:247-249. 2011

[27] 任明东.完善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 [28] 郭剑涛.关于完善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0(28).

第 14 页